[发明专利]用于加工机床的换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87392.0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1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江涛;沙文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08 | 分类号: | F15B11/08;F15B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吕耀萍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工 机床 换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用于加工机床的换向系统。
背景技术
换向阀是具有两种以上流动形式和两个以上油口的方向控制阀,是实现液压流的沟通、切断和换向,以及压力卸载和顺序动作控制的阀门。先导阀是为操纵其他阀或元件中的控制机构而使用的辅助阀。换向阀由于流量微调特性,操作和替换简单,因此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容易受到负载变化的影响,且中位回油的能耗大,操作灵敏度过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工机床的换向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工机床的换向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工机床的换向系统,所述换向系统包括:
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液压缸分隔成彼此并排设置的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
换向阀,所述换向阀包括设置在所述换向阀的内腔中的换向阀推动阀芯,且所述换向阀分别与所述第一液压腔和所述第二液压腔连通;
先导阀,所述先导阀包括设置在所述先导阀的内腔中的先导阀推动阀芯、与所述先导推动阀芯连接的推动阀杆,所述先导阀与所述换向阀彼此连通;
液压泵,所述液压泵与所述换向阀连通;
拨杆,所述拨杆的一端与所述与所述推动阀杆连接,所述拨杆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加工机床上的挡铁的中间的空腔中,所述挡铁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活塞通过所述挡铁和所述拨杆带动所述推动阀杆移动;
在使用时,通过所述先导阀的推动阀芯与所述换向阀的推动阀芯的移动以实现所述所述液压缸中的活塞的换向。
具体地,所述换向阀包括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第四油口和第五油口,所述第一油口设置在所述换向阀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油口、第三油口、第四油口和第五油口均依次并排在所述换向阀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且所述换向阀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彼此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压腔通过第一油路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三油口彼此连接,所述第二液压腔通过第二油路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五油口彼此连接,所述换向阀的第四油口通过第三油路与所述液压泵连接,
在所述换向阀的推动阀芯上设置有换向阀环形沉割槽,所述换向阀上设置的各个油口通过所述换向阀环形沉割槽与所述换向系统中相应的油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先导阀包括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所述先导阀的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沿所述推动阀杆的纵长方向依次并排设置在所述先导阀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且所述先导阀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彼此相对设置。
具体地,所述先导阀的第一油口通过第四油路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一油口连接,所述先导阀的第二油口通过第五油路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二油口连接,所述先导阀的第四油口通过第六油路与所述换向阀的第六油口连接。
具体地,在所述先导阀的推动阀芯上设置有先导阀环形沉割槽,所述先导阀上设置的各个油口通过所述先导阀环形沉割槽与所述换向系统中相应的油路连通,
所述先导阀的第三油口为所述换向系统的出油口。
进一步地,当所述液压泵通过第三油路向所述换向阀注入液压时,所述液压通过所述换向阀的打开的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将所述液压传递至所述第二油路,之后通过第二油路将所述液压传递至所述第二液压腔中,实现活塞沿着所述液压缸的纵长方向朝向所述液压缸的第一端移动,并通过所述挡铁和所述拨杆带动所述推动阀杆朝向所述先导阀的第二端移动;
之后,所述第一液压腔中的所述液压通过第一油路传递至所述换向阀的打开的第三油口,并依次通过所述换向阀的第三油口和第二油口将所述液压传递至所述第五油路,之后第五油路中的液压依次通过先导阀的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流出所述换向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通过所述挡铁和所述拨杆带动所述推动阀杆向所述先导阀的第二端移动之后,所述推动阀杆带动所述推动阀芯朝向所述先导阀的第二端移动以打开所述先导阀的第一油口并关闭第三油口,来自所述先导阀的第三油口的所述液压流至所述先导阀的第一油口,并通过第四油路流至所述换向阀的第一油口中以推动所述换向阀的推动阀芯朝向所述换向阀的第二端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73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