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薪炭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50200.9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7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超能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B1/189 | 分类号: | F24B1/189;F24B1/191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刘文英 |
地址: | 262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温筒 炉口 助燃腔 体内 连通 过气通道 加炭口 燃烧腔 送风管 炉体 薪炭 炉体顶部 内腔分隔 燃烧过程 外部大气 焦油 炉口处 内端部 氧燃烧 底端 筒壁 烟气 燃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薪炭炉,其加炭口至少为一个,炉体的内腔分隔成上部的助燃腔和下部的燃烧腔,炉体内设有将助燃腔和燃烧腔连通的第二炉口,炉体顶部对应第二炉口开设有第一炉口;炉体内在第二炉口处固装有下伸设置的增温筒,增温筒在靠近第二炉口端的筒壁上开设有多个过气通道,增温筒的底端位于加炭口下方,炉体内设有其外端部可与外部大气连通、内端部与助燃腔连通的送风管。本发明的炉体内设置增温筒,增温筒的上段设置过气通道,使烟气进入助燃腔内燃烧;设置送风管,让空气从炉体底部进入炉口助氧燃烧,在燃烧过程中热值更高,效率更好、无烟、无味、无焦油、不黑锅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薪炭炉。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我国及全球农村薪炭炉多为自制砖石简易炉灶,购买的简陋铸铁或金属简易炉灶及一般气化柴薪灶,在使用过程中柴草、煤炭(尤其是劣质煤炭)等燃烧不充分,效率极低,在造成能源浪费的同时浪费了使用者的时间和精力,且其产生的浓烟及灰尘严重污染环境,有害气体直接危害使用者的身心健康。目前也有部分气化薪炭灶在使用,但是现有的气化薪炭灶存在燃烧温度低,燃烧不充分,煤焦油及灰尘污染环境。据全球清洁炉灶联盟公布数据称:全世界约有30亿人在室内燃烧传统的生物质(例如:木柴、牛粪、秸秆)和煤来做饭和取暧,到2020年使用这种燃料的人将保持现状。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这种生活方式,每年导致150万人因吸入高量室内烟雾等有毒气体而过早死亡,而且大多数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环保节能形势严峻,2012年5月3日至4日举行的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中国宣布加入全球清洁炉灶联盟。为了克服现有的薪炭炉燃烧问题,现急需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薪炭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薪炭燃烧充分且无黑烟的薪炭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炉体,炉体内设有燃烧腔,炉体侧部对应燃烧腔设有加炭口,炉体对应燃烧腔顶部设有炉口,所述炉体内在燃烧腔下部安装有炉篦,炉体内在炉篦下方设有可与外部连通的灰渣盒,其特征是所述加炭口至少为一个,所述炉体的内腔分隔成上部的助燃腔和下部的燃烧腔,所述炉体内设有将助燃腔和燃烧腔连通的第二炉口,所述炉体顶部对应第二炉口开设有第一炉口,所述第一炉口上设有可将其封闭的炉盖;所述炉体内在第二炉口处固装有下伸设置的增温筒,所述增温筒在靠近第二炉口端的筒壁上开设有多个过气通道,所述增温筒的底端位于加炭口下方,所述炉体内设有其外端部可与外部大气连通、内端部与助燃腔连通的送风管。
所述增温筒的长度与燃烧腔的长度之比为三分之一至五分之四。
所述增温筒的直径与燃烧腔的直径之比为十分之一至四分之三。
所述炉体内表面环设有耐火材料,耐火材料围成燃烧腔,所述送风管竖向设置、其埋设在耐火材料内,所述送风管的上部伸出耐火材料并伸入助燃腔内,所述送风管的下端伸入灰渣盒内。
所述送风管的下端连接有分支管,所述分支管伸出炉体外表面,所述炉体上安装有可控制分支管管口开启度的风门。
所述送风管为两根以上,其均匀环布在炉体内。
所述炉体上设有两个加炭口,两个加炭口相对设置。
所述增温筒由铸铁铸造或耐高温合成金属管材或非金属耐火材料制成。
所述过气通道为开设在增温筒上的过气缝,过气缝水平设置,多条过气缝上下交错设置且其均匀环布在增温筒上,所述过气缝的宽度为1-3mm。
所述炉体侧部开设有清理口和可将清理口封闭的清理门,所述清理口的高度高于炉篦的高度、低于加炭口的高度。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的炉体内设置增温筒,增温筒的上段设置过气通道,使烟气进入助燃腔内燃烧;设置送风管,让空气从炉体底部进入炉口助氧燃烧,在燃烧过程中热值更高,效率更好、无烟、无味、无焦油、不黑锅底。本发明采用高效的增温筒,使含有大量蒸气、焦油、灰尘的燃气在高温时助氧充分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超能采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超能采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02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