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应力比高止裂韧性的X80管线钢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48672.0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8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卫华;李国宝;郭朝海;董杰;胡淑娥;宋国栋;王嘉祺;王勇;杜金科;李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8 | 分类号: | C22C38/58;C22C38/50;C22C38/38;C22C38/28;C22C38/16;C22C38/14;C21D8/10;C21D8/02;F16L9/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赵妍 |
地址: | 2501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力 比高 韧性 x80 管线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合金结构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应力比高止裂韧性的X80管线钢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输送石油天然气的管道大多要经过寒冷、地形不稳定的区域。在此类区域,需要使用具有较高的变形能力和高止裂韧性的钢管。为达到上述目的,在X80M管线钢的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钢板再结晶区轧制的奥氏体细化晶粒效果,未再结晶区的低温大压下轧制、和轧后的准确控制冷却技术。以此来生产晶粒细化、含有多相组织的钢板,实现高应力比高止裂韧性的特征。
2013年01月02日公开的中国专利申请CN102851587A中记载了一种抗变形X80-100管线钢板及其制造方法。该专利未对粗轧过程道次变形温度进行有效控制,未进行中间坯冷却,未进行冷却阶段的多阶段冷却,因此未有效细化钢板的晶粒尺寸,未实现针状铁素体组织为主的多相组织控制,实现高止裂韧性。
2014年06月18日公开的中国专利申请CN103866204A中记载了一种低温大压下工艺生产的大应变X80M双相钢板,未提及钢板的规格,且仅得到铁素体和贝氏体双相组织。
2013年06月05日公开的中国专利申请CN103131833A中记载了一种获取X80M钢级双相组织大应变管线钢的方法,其工艺参数为实验室获得,与工业现场生产有较大差别。
2013年05月15日公开的中国专利申请CN103103449A中记载了一种抗大变形的X80M管线用钢及其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中的粗轧阶段未控制终轧温度在变形温度的下限,且结束后未对中间坯进行降温,不能有效防止晶粒尺寸的长大。另外,该文献精轧后采用两阶段冷却,第一阶段冷却的温降范围较小,冷却速率较高,生产时不易控制。
2011年2月16日公开的中国专利授权CN101456034B中说明了一种生产X80M级抗大变形管线钢中厚板的方法,其钢板的厚度规格受到限制,且钢板的组织中仅含有先共析铁素体和贝氏体组织。
综上来看,现有的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针对上述的缺陷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高应力比高止裂韧性的X80M管线钢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应力比高止裂韧性的X80管线钢,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C 0.03~0.08%,Si 0.15~0.35%,Mn 1.50~2.00%,P≤0.010%,S≤0.003%,Nb 0.04~0.08%,Ti 0.015~0.025%,Zr 0.015~0.025%,Mo≤0.03%,Cu≤0.35%,Ni≤0.30%,Cr≤0.3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的,所述X80管线钢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C 0.03~0.06%,Si 0.28~0.32%,Mn 1.72~1.77%,P≤0.009%,S≤0.002%,Nb 0.055~0.063%,Ti 0.017~0.025%,Zr 0.02~0.023%,Mo≤0.03%,Cu≤0.14%,Ni≤0.30%,Cr≤0.3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的,所述X80管线钢的组分的百分含量满足以下要求:
Pcm=C+Si/30+Ni/60+(Mn+Cr+Cu)/20+Mo/15+V/10+5B≤0.21%。
优选的,所述X80管线钢的带状组织评级小于3级。
一种高应力比高止裂韧性的X80M管线钢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铁水;
2)将铁水依次进行脱硫、冶炼、精炼以及板坯连铸处理,脱硫、冶炼和精炼这三个处理过程中控制体系中的S、P、O、N、H的总量小于150ppm;
3)板坯加热,板坯加热温度为1150℃-1220℃,均热段保温时间大于40min,总加热时间不小于270min;
4)板坯除鳞,除鳞后板坯的表面温度为1070-1120℃;
5)将板坯粗轧得到中间坯,对中间坯冷却后,再对中间坯进行精轧;粗轧过程中,再结晶区的轧制温度为1050-1100℃,最后道次的温度为1050-1070℃,最后道次的压下率≥12%;将变形渗透至钢板心部。
6)对精轧后的钢进行冷却,在钢板冷却前将钢板温度降至相变点Ar3以下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86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耐磨不锈钢材
- 下一篇:一种含钼高导热性奥氏体耐磨锰钢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