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硅酮橡胶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37331.3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5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严玉;段佳巍;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龙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83 | 分类号: | C08G18/83;C08G18/48;C09J17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硅酮 橡胶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粘合剂技术领域,并涉及一种改性硅酮橡胶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硅酮橡胶是制备硅酮密封胶的主要原料,而硅酮密封胶又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粘合剂,在土建、玻璃的粘接、道路工程中的伸缩缝等各种工程中已被广泛使用。但由硅酮橡胶制备的硅酮密封胶在使用中存在着以下缺点:其一,从硅酮密封胶的粘和固化机理来看,在潮湿的环境中施工,未固化前硅酮密封胶会与空气中的水产生反应,从而降低其粘合性能达不到粘合的目的;其二,硅酮密封胶作粘合剂时,粘接介面必须做到表面清洁,否则会影响介面的粘接和密封性能;其三,作为制备硅酮密封胶的主要原料的硅酮橡胶的制备工艺,由于是一种对二氧化硅的硅氧间的断键反应,该反应不易控制且工艺比较复杂,并且由此工艺生成的硅酮橡胶及其硅酮密封胶的储藏时间一般只有一年左右,存在着储存时间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就是提供制备工艺简单、储藏时间长、粘接效果好和施工方便的改性硅酮橡胶。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就是提供制备上述改性硅酮橡胶的方法。
制备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改性硅酮橡胶由8-12重量份的聚醚二元醇、1-3重量份的异氰酸酯和2-5重量份的氨基硅烷组分构成。
实现制备上述一种改性硅酮橡胶的方法步骤为:
第一步:对聚醚二元醇的处理
称取聚醚二元醇置入反应釜中,抽真空至200-300mmHg并同时加热到90-125℃,保温4-8小时后放气;
第二步:反应
按比例称取异氰酸酯加入上述反应釜中,使之与预处理后的聚醚二元醇进行化学反应,并保持30-50小时,当反应生成物的粘度达到27-29Pa·S后向反应物中加入氨基硅烷进行化学反应;
第三步:脱水提取
上述反应10-15个小时后,利用真空泵将低分子化合物和水脱出,剩余物为改性硅酮橡胶;
第四步:包装
将形成的改性硅酮橡胶中充入氮气进行保护。
本发明所提供的改性硅酮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制备改性硅酮橡胶的反应是一种化合反应,制备工艺的温度在90-125℃之间,容易控制,因此该制备工艺具有工艺简单的优点;其二,由该改性硅酮橡胶制备出的硅酮密封胶能够在潮湿的环境中进行施工;其三,使用改性硅酮橡胶制备的硅酮密封胶作粘合剂时,对介面的清洁度要求不高,无需对界面作专门的清洁,因此具有施工方便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第一步:对聚醚二元醇的处理
称取10重量份的聚醚二元醇置入反应釜中,抽真空至300mmHg并同时加热到120℃,保温4小时后放气;
第二步:反应
称取1重量份的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加入上述反应釜中,使之与预处理后的聚醚二元醇进行化学反应,并保持50小时,当反应生成物的粘度经检测在25℃时达到28Pa·S后向反应物中加入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进行化学反应;
第三步:脱水提取
上述反应10个小时后,利用真空泵将低分子化合物和水脱出,剩余物为改性硅酮橡胶;
第四步:包装
将形成的改性硅酮橡胶中充入氮气进行保护。
用该产品制备的硅酮密封胶,经测试各项理化性能指标如下
施工时介面不需使用底涂液并且在介面潮湿但无明水情况下亦可施工,施工后粘接效果不变。
实施例2:
称取11重量份的聚醚二元醇置入反应釜中,抽真空至250mmHg并同时加热到100℃,保温5小时后放气;
第二步:反应
称取2重量份的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加入上述反应釜中,使之与预处理后的聚醚二元醇进行化学反应,并保持40小时,当反应生成物的粘度经检测在25℃时达到28Pa·S后向反应物中加入γ-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进行化学反应;
第三步:脱水提取
上述反应12个小时后,利用真空泵将低分子化合物和水脱出,剩余物为改性硅酮橡胶;
第四步:包装
将形成的改性硅酮橡胶中充入氮气进行保护。
用该产品制备的硅酮密封胶,经测试各项理化性能指标如下
施工时介面不需使用底涂液并且在介面潮湿但无明水情况下亦可施工,施工后粘接效果不变。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龙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龙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73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