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履带式起重机的避雷装置安装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23221.1 | 申请日: | 2015-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96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嘉鹏;刘向超;李香伟;杨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3/88 | 分类号: | B66C23/88;H01T1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履带式 起重机 避雷 装置 安装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起重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履带式起重机的避雷装置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对大吨位的吊车需求越来越多。大吨位履带起重机长期在野外施工,且施工工地多为空旷区域。雷雨天气中,高耸的臂架极易成为雷电的引入通道,即遭受雷击。若出现雷击事故,轻则造成电器件损坏,重则引起安全事故。降低雷击事故最有效的措施就是趴臂,降低臂架高度。但施工现场往往不具备趴臂条件。而且大吨位起重机趴臂时间受硬件系统限制,往往不能在短时间内将臂架降至理想高度。因此市场迫切需要一套可以防直击雷的方案。实际使用中要求臂头的防雷装置始终处于相对整车的较高点,将整车所有金属部件放置于该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内,通过改变空气中电荷分布梯度,在少接闪、少引雷的前提下使保护对象不受雷击。目前没有一种安装方式可满足上述要求。
现有防雷措施是从起重机车体接引下线,连接到接地极或接地网络。雷电经过臂架,通过引下线将电流引入到大地。目前起重机对于关键电器件虽配备了电涌保护装置(防雷模块),但电涌保护装置只对小能级的感应雷能起到保护作用。若有直击雷流经臂架,则会导致大面积电器件损坏,甚至引起安全事故。现有技术方案中,防雷模块对起重机附近的工作人员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对于车辆本身却起不到太大作用,同时由于履带式起重机本身可以移动的,接地线的连接就变的更加困难,若接地不良,雷电到来时,则极易对设备造成损害。
传统的臂架上的安装支架多采用固定式安装。由于履带起重机在正常工作时需要变幅度,臂架会不断地变换角度。随着臂架角度变化,安装在支架上的设备也随之发生角度变化,因此,不能满足防雷装置的安装要求(防雷装置应竖直向上始终处于臂架系统的绝对最高点),因此达不到预订的防雷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履带式起重机的避雷装置安装支架,受重力影响始终竖直向上,同时利用杠杆原理,控制了支架的总体纵向尺寸,采用分体式组装方案,臂头的防雷装置始终处于相对整车的较高点,安全性能高,且安装拆卸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履带式起重机的避雷装置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延长杆和吊索。
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杆和底座,第一支杆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支杆、空心套管和重锤,空心套管垂直设置在第二支杆上,且两端伸出第二支杆侧壁,重锤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杆的一端。
第一支杆穿过空心套管,并伸出空心套管,第二支架能够绕第一支杆旋转。
第三支架、延长杆和第二支架依次顺序连接。
吊索设置在重锤上。
较优地,还包括挡圈,挡圈设置在第一支杆上,且挡圈为两个,两个挡圈分别设置在空心套管的两侧。
较优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穿过固定件的通孔,固定件穿过通孔,将底座与履带式起重机的避雷装置的臂架固定。
较优地,还包括卡子,第三支架、延长杆和第二支架之间通过卡子连接。
较优地,重锤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吊索通过螺纹孔与重锤相连接,即吊索的一端与重锤通过螺纹连接,方便吊索更换、拆卸。
较优地,第三支架包括第三支杆和避雷装置连接件,避雷装置连接件固定设置在第三支杆的顶端(顶端为远离延长杆的一端),避雷装置连接件用于与避雷装置底座相连。
较优地,避雷装置连接件为平板状结构,方便安装。
较优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第一支杆与底座,改善了第一支杆与底座之间固定连接处的应力集中。
较优地,第二支杆与重锤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改善固定第二支杆与重锤之间连接处的应力集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1、本发明支架段设置重锤,支架受重力影响,利用重力作用,保证支架顶部始终竖直向上;
2、本发明基于杠杆原理,控制支架整体纵向尺寸;
3、本发明采用分体式组装方案,控制了各部件的极限尺寸,便于运输;
4、本发明第三支架、延长杆和第二支架之间采用卡子连接,既保证了安装的便利性,防止了因振动造成的连接失效,改善连接件受力,方便安装同时也规避了用螺栓连接长期振动下的螺母松动问题,解决了牢固连接与能够经常拆卸之间的矛盾;
5、本发明支架底部设置有吊索,限制摆动幅度,又规避了支架的坠落风险;
6、整个支架与臂架之间采用拆装方式,而非焊接,保证了臂架运输过程中不超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32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特色粟米粉保鲜技术
- 下一篇:一种真空储藏柜及其工作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