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送螺丝机的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21750.8 | 申请日: | 2015-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6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开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唐邦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吴静安 |
地址: | 212415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丝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控制电路,尤其涉及一种送螺丝机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送螺丝机一般通过集成度较高的嵌入式处理芯片,例如ARM处理核、FPAG等,实现内部结构的控制,而相较于送螺丝机内部具体结构需要实现的功能,上述具有较高处理能力的处理芯片资源利用率较低,从而加大了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了厂家的利润空间,亟需一种简化的、低成本的电路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送螺丝机的控制装置,具体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所述送螺丝机的控制装置,所述送螺丝机包括储存容器、两振荡片、滑道、滑块、气管以及送丝嘴,所述振荡片设于所述储存容器中,振荡片通过振动将螺丝依次逐个地送入所述滑道中,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滑道的输出端,并且滑块上设有输出口,螺丝通过振动的滑道由所述输出口落入气管的输入端,再被气吹至气管输出端的送丝嘴,所述装置包括:
信号采集单元,包括滑道接近传感器与送丝嘴接近传感器,所述滑道接近传感器设于滑道的输入端,当滑道排满螺丝时,输出停振信号;所述送丝嘴接近传感器设于送丝嘴的气枪上,当送丝嘴中的螺丝由气枪气吹输出时,输出气吹信号;
振荡片驱动单元,通过一环形震荡电路向每个振荡片驱动电路分别输出一个工作电平实现振荡片的上下振动,当接收到所述停振信号时,所述环形震荡电路向每个振荡片驱动电路分别输出一个低电平信号,振荡片驱动电路停止工作;
输送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气吹信号,通过双单稳态电路输分别向滑块驱动电路与气枪驱动电路各输出一个工作信号,所述两工作信号之间具有一定延时。
所述送螺丝机的控制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环形振荡电路通过一计数器与振荡片驱动电路通信连接。
所述送螺丝机的控制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两工作信号分别为滑块驱动信号与输送信号,所述滑块驱动信号先于所述输送信号,滑块驱动信号驱动滑块滑动使所述输出口正对滑道的输出端,使螺丝在滑倒的振动下落入输出口进入气管的输入端,所述输送信号驱动气缸向气管中吹气将螺丝由气管的输入端气吹至送丝嘴。
所述送螺丝机的控制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环形振荡电路包括若干与非门与一电容,所述与非门与电容依次串接形成回路。
所述送螺丝机的控制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滑道接近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一所述与非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送螺丝机的控制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计数器为四位二进制计数器CD4017,所述CD4017的一输入端口与所述环形振荡电路的输出端连接,CD4017的两个输出端口分别对应连接一个振荡片驱动电路。
所述送螺丝机的控制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CD4017的两个输出端口分别对应地通过一放大电路与振荡片驱动电路的电磁阀连接,所述放大电路由两三极管穿接组成。
所述送螺丝机的控制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双单稳态电路为CD4098触发器,所述CD4098的输入端与送丝嘴接近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信连接,CD4098的两输出端分别通信连接于滑块驱动电路与气枪控制电路。
所述送螺丝机的控制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CD4098的两输出端分别通过一信号处理电路与滑块驱动电路、气枪驱动电路的电磁阀连接,信号处理电路由一放大支路与一稳压支路并接组成。
所述送螺丝机的控制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放大支路由两个三极管串接组成;所述稳压支路由一电阻与发光二极管串接组成。
所述送螺丝机的控制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送螺丝机的控制装置通过稳压电源电路7812供电,所述稳压电源电路7812设有散热片。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本发明的送螺丝机的控制装置通过与非门与电容的组成的回路实现振荡片计时振动的功能,通过双单稳态电路实现一个输入信号得到两驱动信号,分别驱动滑块与与气枪以一定时间间隔地工作,该控制装置的整体电路的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效的增大了厂家的利润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振荡片驱动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2为信号采集单元与输送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唐邦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唐邦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17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源模组散热器保护盖结构
- 下一篇:一种集成电动遮阳功能的日光照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