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规模化制备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454775.0 申请日: 2015-07-29
公开(公告)号: CN105018422B 公开(公告)日: 2018-08-28
发明(设计)人: 李露莉;张留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恒春之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5/0775 分类号: C12N5/0775
代理公司: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代理人: 赵正寅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脐带 间充质 干细胞 规模化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规模化制备的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脐带及胎盘;取脐带分离提取hUC‑MSC,前期使用传统含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的DMEM/F12培养液进行扩增培养;后期以脐带同来源胎盘匀浆液(placental homogenate extraction,PHE)代替FBS用于hUC‑MSC再培养,从而获得hUC‑MSC原料细胞。本发明在未使用商品化无血清培养基的前提下,即可实现hUC‑MSC体外规模化制备,同时又解决了牛血清残留问题,并节省大量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规模化制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作为一种成体干细胞广泛分布在于全身多种组织中,可在体外大量培养扩增,并在特定条件下向内、中、外三个胚层来源的细胞分化。MSC是继胚胎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之后的又一科研热点,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治疗多种系统疾病的实用性干细胞。它在免疫调节及组织修复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近年来已逐步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和肌肉衰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肝病、脑及骨髓神经损伤、老年痴呆等疾病的治疗。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以干细胞治疗为基础的全新生物制品。目前国内尚无此类产品上市,国外率先开发该类产品的是美国Osiris公司,其产品(商品名:Prochymal®)已于2012年先后获得加拿大和新西南政府批准上市。Prochymal®是来源于人骨髓的异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MSC),用于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所产生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s.Host Disease,GvHD),其主要功能之一为免疫调节作用。除此之外,Prochymal®还于2008年首先用于治疗I型糖尿病的II期临床研究。另外,韩国也有类似的产品(商品名:Heaticellgram-AMI®)于2011年在韩国上市,该产品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制剂,适应症为急性心肌梗死;以色列Pluristem公司的在研产品(商品名:PluriPad®)于2011年在美国获得FDA临床研究批准,用于糖尿病造成的肢体末端组织坏死的修复治疗,其成分为人胎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此外,FDA批准的有关MSC细胞治疗的临床方案还包括:①MSC静脉输注治疗Crohn病;② MSC局部应用治疗牙周疾病;③MSC静脉输注治疗心肌梗死;④MSC修复本月板及⑤G-CSF动员的骨髓MSC治疗心肌梗塞等。国内的临床研究中MSC适应症的选择较为广泛,拟用于预防或治疗GvHD、心肌梗死、骨缺损、糖尿病足坏死、肝脏损伤或股骨头坏死等。

MSC的组织来源广泛,如骨髓、脂肪、脐带。其中脐带是连于胚胎脐部与胎盘间索状结构,其中富含造血、间充质、神经及内皮等多种干/祖细胞。与骨髓来源的MSC相比较,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优势在于:收集过程相对简单、无创、胎盘屏障使脐带受病毒与细菌污染少、脐血免疫系统的原始性降低了移植后受体发生排斥反应的机率,在体外培养体系中能快速增值,传代后3-5天能增值4-5倍,传代培养10代以上细胞可增加5-10倍,且增速速度无明显降低,传代稳定。此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不存在伦理学问题、较强的归巢能力和易于基因转染等优点使其成为实施细胞治疗的理想细胞,并在肿瘤的靶向治疗、组织工程和组织修复方面具有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和其他成体干细胞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MSC在细胞治疗、基因治疗以及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前提是MSC规模化、规范化培养。为了实现规模化、产业化,达到精密控制生产过程、降低生产成本、便于下游工作及提高生物制品的质量以及安全性,使得不断优化细胞培养技术、优化和选择适宜的细胞培养工艺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建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简便、高效、安全的培养工艺十分必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恒春之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恒春之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47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