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高逼真度驾驶模拟器的驾驶行为数据获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42960.8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8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涂辉招;李振飞;高坤;孙立军;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9/455 | 分类号: | G06F9/455;G09B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驾驶模拟器 逼真度 驾驶行为数据 测量数据 模拟驾驶 突发状况 虚拟场景 测量 空间保持 空间一致 模拟场景 数据类型 构建 可调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高逼真度驾驶模拟器的驾驶行为数据获取方法,用以获取非常规突发状况下的驾驶行为数据,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不同的非常规突发状况在高逼真度驾驶模拟器中分别构建虚拟场景;2)根据建立好的虚拟场景,在高逼真度驾驶模拟器中进行模拟驾驶;3)通过高逼真度驾驶模拟器同时并连续获取模拟驾驶时的不同测量主体对应的测量数据,使不同测量主体的测量数据之间的时间和空间保持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适用于突发情况的模拟、模拟场景多样可调、可获取多样数据类型保证不同测量主体时间和空间一致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驾驶模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高逼真度驾驶模拟器的驾驶行为数据获取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驾驶行为研究数据收集手段
驾驶行为从研究角度可分为宏观、微观和中观驾驶行为。宏观驾驶行为主要从交通流的交通来描述和刻画路网中交通流处于跟驰状态时的驾驶行为,研究对象针对是整个车流。微观驾驶行为着重刻画交通流中单个车辆的驾驶行为,研究对象针对单个车辆。中观驾驶行为则是微观和宏观驾驶行为的折中。
目前驾驶行为数据收集主要有测量车收集方法,路网检测设备收集方法,驾驶模拟器。驾驶模拟器按照效果可分为三类:一般驾驶模拟器、中等驾驶模拟器和高逼真驾驶模拟器。
各种驾驶行为研究数据收集方法优缺点与适用性
(一)测量车收集方法
测量车收集方法是根据研究需要收集的数据,在试验车辆上安装GPS、雷达、速度和加速度测试仪等相应的测量设备,在实际路网中单独进行驾驶或由前车带领的驾驶,实时记录驾驶过程中的驾驶数据。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是在真实的路网中进行试验,并实时记录每个车辆和驾驶员的真实驾驶行为数据,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试验的真实性。其缺点是:1、需要大量相关数据测量设备,实际操作困难。2、数据测量设备准确性和同步性难以保证,后期数据分析困难。3、实验场景可控性差,不能根据实验需求进行实验场景设计。
因此,测量车收集方法往往适用于常规状况下,实际交通流中复杂驾驶环境下微观驾驶行为的研究。
(二)路网检测设备收集方法
路网检测设备收集方法是根据道路系统中感应线圈、视频监控等检测设备进行驾驶行为数据收集。该方法的优点是可利用检测设备进行实际交通流的驾驶行为进行收集,并且便于收集长时间跨度和空间范围内的数据。其缺点是:1、检测设备精准性和传输技术导致的数据完整性、准确性较差。2、可收集类型数据由检测设备决定,不能根据需求自行设计数据收集类型。3、只能收集车流的驾驶行为,无法具体到个体车辆的驾驶行为数据收集。
因此,路网检测设备收集方法往往适用于路网交通流的宏观驾驶行为研究,不适用于为微观驾驶行为的数据收集。
(三)驾驶模拟器
一般驾驶模拟器采用低费用的图像系统和操控装置。一般驾驶模拟器主要基于传统的计算机,配套相应的软件和操控设备。其图像输出主要是通过电脑屏幕,其操控系统包括方向盘、油门板和刹车板。一般驾驶模拟可以为驾驶员提供相对真实的视觉、听觉和操控感受,可以进行一些比较基础的驾驶行为研究,例如转向操作、驾驶员视觉特效研究。但无法收集微观驾驶行为中车头间距、加速度等参数的精确测量。
中等驾驶模拟器包括完整的图像、声音、操控系统。其图像系统包括更大视角的显示屏幕,并且可以实时生成更为逼真的道路图像;其操控系统往往是一辆去除发动机的真实车辆,驾驶员的操控感受更加接近真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29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