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场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39141.8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44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齐波;赵晓林;朱宗旺;李成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29/14 | 分类号: | G01R2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吴贵明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场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场测量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依次安装有起偏器、波片和检偏器;其中,起偏器、波片和检偏器相间隔地设置,且波片和检偏器之间具有液体容纳空间。本发明中的电场测量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场传感器无法对狭小空间内的电场进行测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测量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场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电场是电力学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通常,电场都是通过软件仿真或者计算的方法获取的,其准确性需要经过实际测量进行验证。在有些情况下,由于未知电场区域的情况非常复杂,无法通过软件仿真或计算获得电场,只能通过实际测量获取电场值。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内部油纸绝缘的油道非常狭小,油中电场的分布情况通常是由计算或者仿真获得的,缺乏实际的测量装置。而现有的电场传感器结构比较大,只适用于在开放空间开展电场测量,无法导入变压器内部对变压器内油中的电场进行在线测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场测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场传感器无法对狭小空间内的电场进行测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场测量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依次安装有起偏器、波片和检偏器;其中,起偏器、波片和检偏器相间隔地设置,且波片和检偏器之间具有液体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支架包括主壳体和第一密封盖,第一密封盖与主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密封腔,起偏器和波片安装在第一密封腔内。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腔内具有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由设置在主壳体上的第一槽段和设置在第一密封盖上的第二槽段构成,第二环形槽由设置在主壳体上的第三槽段和设置在第一密封盖上的第四槽段构成,起偏器安装在第一环形槽内,波片设置在第二环形槽内。
进一步地,支架包括主壳体和第二密封盖,第二密封盖和主壳体之间形成第二密封腔,检偏器安装在第二密封腔内。
进一步地,第二密封腔内具有第三环形槽,第三环形槽由设置在主壳体上的第五槽段和设置在第二密封盖上的第六槽段构成,检偏器安装在第三环形槽内。
进一步地,主壳体上设置有安装槽,第一密封盖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一遮挡部,第二密封盖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固定部和第二遮挡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延伸方向均沿主壳体的轴线方向延伸,第一遮挡部和第二遮挡部均插设在安装槽内,第一遮挡部和第二遮挡部之间形成液体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安装槽的横截面为弧形,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为弧形板,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内径均与安装槽的内径相同;第一遮挡部和第二遮挡部为圆形板,第一遮挡部和第二遮挡部的直径均与安装槽的内径相同。
进一步地,电场测量装置还包括:准直器,准直器安装在支架的远离检偏器的一端;耦合器,耦合器安装在支架的远离起偏器的一端;其中,准直器、起偏器、波片、检偏器和耦合器的中心线均在同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地,电场测量装置还包括:保偏光纤,保偏光纤与准直器连接,且保偏光纤的自由端安装有第一光纤接头;多模光纤,多模光纤与耦合器连接,且多模光纤的自由端安装有第二光纤接头。
进一步地,支架为石英支架。
本发明中的电场测量装置包括支架和安装在支架上的起偏器、波片和检偏器,且波片和检偏器之间具有液体容纳空间,这样,当将待检测的液体介质放置在该液体容纳空间内,便可以实现对该液体介质电场的测量。
本发明中的电场测量装置将起偏器、波片和检偏器集中到支架上,可以将该整体的电场测量装置导入到液体介质的内部对该液体介质进行电场测量,且该电场测量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场传感器无法对对狭小空间内的电场进行测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91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桌面图标的排列方法与装置
- 下一篇:透明标注方法和桌面书写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