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园套种香菇的生产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418344.9 申请日: 2015-07-16
公开(公告)号: CN105165513B 公开(公告)日: 2018-04-20
发明(设计)人: 魏建林;杨鹏;宫志远;韩建东;江丽华;崔荣宗;谭德水;徐钰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A01G18/00
代理公司: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19 代理人: 张宏松
地址: 250100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果园 套种 香菇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果园套种香菇的生产方法,属农业生产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们人类逐渐面临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如何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和空间资源,实现能量和物质可循环利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我国苹果栽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在世界苹果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苹果产业已成为我国北方生产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苹果是喜光树种,光照充足才能生长正常,提高苹果园的光能利用率,增加光合产物,是苹果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所以通过剪枝来提高果树的采光面积,是苹果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农事操作。

苹果树每年的修剪量很大,据测算每亩年剪枝量近500kg(折干重)[参考《陕西苹果修剪枝作为生物质再生能源利用研究》],对苹果枝条、树干,传统的做法是直接低效率地燃烧或者长年堆放腐朽作为肥料使用;这两种处理方法不仅造成能源利用不充分,致使枝条内潜在的大量化学能白白损失,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我国果园立地条件普遍较差,加之长期以来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外源有机物质输入不足,果园生产力逐渐下降,东部苹果园土壤酸化程度加大、西部盐碱化程度加大,导致果树病虫害加重、果品质量下降,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退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果园土壤质量下降已成为当前果园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食用菌是现代农林业中仅次于粮、棉、油、果的第五大类产品,随着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普及,食用菌栽培面积和品种不断增加,已经成为我国种植业的一项支柱产业。2011年全国食用菌生产总量达到2571.7万吨,产值超过1400亿元,占世界总产量的70~80%。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占用粮田建厂搭棚面积逐年扩大,粮田面积逐年减少,菇、粮争地矛盾越来越突出。

食用菌栽培的发展对栽培食用菌所用的培养基原料需求越来越大,同时采收食用菌子实体后废弃的固体培养基,即菌渣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据测算,全国每年产生量在700万吨以上[参考赵晓丽,陈智毅,刘学铭.菌糠的高效利用研究进展[J].中国食用菌,2012(2):1-3],菌渣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成分,对其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导致霉菌和害虫的滋生,增加空气中有害孢子和害虫的数量,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如何处理大量的菌渣废料也显得越来越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果园套种香菇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在果园中空闲空间种植食用菌,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利用果树修剪下枝条做食用菌培养基材料,实现废弃果树枝条的有效利用。果园中的果树为香菇的生长发育提供潮湿环境、充足的氧气和适量的散射光线。生产后的菌渣作为一种有机物料直接深翻到果园土壤中,既能肥土育林,改良土壤结构又能解决废弃菌渣难以处理的问题,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果园套种香菇的生产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选择3年以上的结果园,在果树的行间进行建棚;果树间行距3-8m;所述的棚是拱形棚或三角棚;所述棚的高度是2.3~2.5m;所述棚的外表面自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塑料镀铝反光薄膜、保温层和塑料薄膜与防虫网结合层。果园中的果树为香菇的生长发育提供潮湿环境、充足的氧气和适量的散射光线,镀铝反光薄可增加反射,促进果树光合作用。

2)配制培养基拌料;所述培养基拌料的重量配比为,苹果枝屑60%-80%,棉籽壳5-15%,麸皮10-20%,石膏0.5-1.5%,碳酸钙0.5-1.5%;所述培养基拌料的具体配制方法为,将苹果枝屑和棉籽壳预湿建堆后撒上石灰粉,混合、建堆,调整水的重量比重为50%~55%;建堆3~4天后加入麸皮和水,重新搅拌,并调整水的重量比重为60%~65%,得到培养基拌料。

3)装袋、灭菌、接种;建棚后于果树采收前4~9个月进行制种,将步骤2)得到的培养基拌料装入装料袋,得到栽培料袋,对栽培料袋进行灭菌、接种,制得菌包,果园栽培香菇,应根据当地气温,并岔开果树采收和果树枝条修剪期进行栽培,北方以11月中旬制种,来年4~9月进行栽培,4月中旬开始出菇为宜;正常情况下从接种至收获结束需时4~6个月。

4)发菌;菌包的湿度控制在50%~70%,气温控制在20~25℃进行发菌;接种后35~ 45天后长出菌丝;当菌丝体完全吃透料,切开料层培养基有棕褐色变成棕黄色,松散的木屑变成海绵状,这时应及时排菌处理。

5)排菌;长满菌丝后进行排菌,排菌20~30天后进行出菇管理;果园地栽香菇可利用果园的小气候,自然的昼夜温差能够促进香菇结实现蕾,及时的进行下地排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83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