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昆虫激肽类似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15955.8 | 申请日: | 201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1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新玲;张传亮;凌云;宋敦伦;刘西莉;汪梅子;吴小庆;张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5/107 | 分类号: | C07K5/107;C07K1/04;A01N37/46;A01N43/38;A01P7/04;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朱琨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昆虫 类似物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昆虫激肽类似物及其在害虫控制、植物病原菌防治中的应用。本发明制备的化合物结构通式如式A所示,其中,Raa为H、(非)天然氨基酸,包括Gly、β‑Ala、γ‑氨基丁酸(GABA)、Pro、Hyp、Inp、1‑氨基环己甲酸、邻氨基苯甲酸、2‑氨基环己甲酸、间氨基苯甲酸、Asp、Asn、N‑Me‑Ala、N‑Me‑Val等。本发明运用模拟肽学修饰的方法,得到了一类新型的昆虫激肽类似物(式A),所述类似物采用固相多肽合成方法制备。研究表明,式A目标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杀虫活性,尤其对蚜虫具有良好防效,同时对供试的7种植物病原菌也有较好的离体抑菌活性,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害虫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类昆虫激肽类似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昆虫激肽(Insect kinins)是普遍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体内的一类活性肽,具有多种生理功能。1984年美国科学家Holman等人首次从马德拉蟑螂脑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具有促后肠收缩活性的八肽,随后又有3个八肽被提取得到,这8个肽都含有Phe、Trp和Gly。由于是从马德拉蟑螂体内分离得到,这8个肽分别被命名为Leueokinin I-VIII。人们在蟋蟀和蝗虫体内也分离出了此类肽,随后又采用多种生物学和药理学方法相继在不同的昆虫,如棉铃虫、库蚊、伊蚊、美洲大蠊等体内分离提取出新的昆虫激肽,Nieto等还从甲壳类动物白对虾中分离出6种该家族激肽,利用免疫学方法还发现在蜘蛛、蜗牛及假体腔动物猪蛔虫等生物体内也存在该家族类激肽。1997年Cox等首次在静水椎实螺中枢神经系统中克隆出编码神经肽的受体序列GRLl04,从而为深入研究昆虫激肽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昆虫激肽是以保守的五肽H-Phe1-Xaa2-Yaa3-Trp4-Gly5-NH2为C末端,其中Xaa可以是Tyr、His、Ser、Phe或Asn,Yaa可以是Ser、Pro或Ala,该五肽是保持生物活性所需的最小片段,称为核心五肽。目前己从17种动物中分离出了40多种不同的昆虫激肽。昆虫激肽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高活性小分子神经活性物质,具有促进昆虫后肠收缩、马氏管扭动、原尿分泌,调节血淋巴量和水盐平衡,使马氏管跨膜电位去极化,抑制昆虫体内消化酶释放、幼虫体重增长等多种功能,可作为一类潜在药物调控昆虫生理活动。然而,天然的昆虫激肽很容易被蛋白酶所降解,须对其进行结构改造及构效关系研究,以开发出更有潜力的假肽和具有抗酶解能力的昆虫激肽模拟物,用于环境友好型的害虫防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59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