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相变区冻土导热系数测定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03799.3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4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庆;赵晓东;姜雄;赖泽金;吕长霖;季雨坤;刘一飞;张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变 冻土 导热 系数 测定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近相变区冻土导热系数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开口横置的管状土样室(2),管状土样室(2)两侧分别设有起支撑作用的固定板(6),管状土样室(2)内部设有冻土试样(10),冻土试样(10)上安装有热流传感器(9),管状土样室(2)两端开口处分别设有冷液循环板(1)密封冻土试样(10),两侧液体循环板(1)上分别连接有两根硅胶管(11),一侧的冷液循环板(1)通过两根硅胶管(11)连接有恒温装置Ⅰ(12),另一侧的冷液循环板(1)通过两根硅胶管(11)连接有恒温装置Ⅱ(13);管状土样室(2)由内到外分别设有内隔热层(3)、保温绝热夹层(4)和外隔热层(5),管状土样室(2)的圆柱面上按管状土样室(2)的对称两侧位置上分别开有两组各有4个传感器孔(14),开在管状土样室(2)一侧位置的传感器孔(14)内安装有探针型温度传感器Ⅰ(7),开在管状土样室(2)另一侧位置的传感器孔(14)内安装有探针型温度传感器Ⅱ(8),探针型温度传感器Ⅰ(7)和探针型温度传感器Ⅱ(8)通过头部感温,探针型温度传感器Ⅰ(7)插入至冻土试样(10)的中间位置,探针型温度传感器Ⅱ(8)插入冻土试样(10)的表皮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相变区冻土导热系数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隔热层(3)为壁厚15~20mm的有机玻璃管,外隔热层(5)为壁厚10~15mm的有机玻璃管,保温绝热夹层(4)为聚氯乙烯泡沫塑料空心层或者真空层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相变区冻土导热系数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低温恒温液体循环装置Ⅰ(12)和高低温恒温液体循环装置Ⅱ(13)型号为XT5704LT-R30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相变区冻土导热系数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型温度传感器Ⅰ(7)、探针型温度传感器Ⅱ(8)和热流传感器(9)的型号分别为MF5E-2.202F和GHT-1C。
5.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的近相变区冻土导热系数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 将与管状土样室(2)内部空腔尺寸相同的待测冻土试样(10)安设在管状土样室(2)中;
b. 利用冷液循环板(1)将管状土样室(2)两侧的端口封堵起来,在冻土试样(10)的一侧与冷液循环板(1)之间安装热流传感器(9),将管状土样室(2)两侧的端口与冷液循环板(1)的边缘密封;
c. 利用两根硅胶管(11)将安装有热流传感器(9)的管状土样室(2)一侧的冷液循环板(1)与恒温装置Ⅰ(12)连接,利用另外两根硅胶管(11)将管状土样室(2)另一侧的冷液循环板(1)与恒温装置Ⅱ(13)连接起来;
d. 将4支探针型温度传感器Ⅰ(7)通过开在管状土样室(2)一侧位置的传感器孔(14)插入至冻土试样(10)的中间位置,将4支探针型温度传感器Ⅱ(8)通过开在管状土样室(2)另一侧的传感器孔(14)插入冻土试样(10)的表皮;
e. 开启恒温装置Ⅰ(12)和恒温装置Ⅱ(13),设定恒温装置Ⅰ(12)的温度为近相变区冻土最低温度,设定恒温装置Ⅱ(13)的温度为近相变区冻土最高温度;
f. 开启恒温装置Ⅰ(12)和恒温装置Ⅱ(13)后,利用针型温度传感器Ⅰ(7)和探针型温度传感器Ⅱ(8)采集冻土试样(10)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发送给计算机,计算机监控接收到的温度信息,当数值变化稳定后,连同同一时间热流传感器(9)发送的数值信息一并记录下来;
g. 根据预先测量的冻土试样截面积S,热流量Q,相邻测点间距H和温差ΔT,以及测量时间t,利用公式:QH/(QtΔT)计算不同温度点下被测冻土试样(10)的导热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379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