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菌丝霉素蛋白的表达方法及其在抑痤疮丙酸杆菌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397908.5 申请日: 2015-07-07
公开(公告)号: CN105018516B 公开(公告)日: 2018-02-06
发明(设计)人: 周玉岩;孙丹丹;黄亚东;张敏静;项琪;杨虹坤;张齐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海纳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主分类号: C12N15/81 分类号: C12N15/81;C12N15/31;C07K14/37;A61K38/16;A61K9/06;A61P31/04;A61P17/10
代理公司: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代理人: 胡辉
地址: 528513 广东省佛山***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菌丝 霉素 蛋白 表达 方法 及其 痤疮 丙酸 杆菌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菌丝霉素蛋白的表达方法及其在抑痤疮丙酸杆菌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主要与性激素水平、痤疮丙酸杆菌增殖、皮脂腺大量分泌,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及炎症等因素相关。好发于青春期,有 80%~90%的青少年患过痤疮。虽然痤疮是有自愈倾向的疾病,但是痤疮本身以及痤疮治疗不及时引起的瘢痕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患者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需引起关注。痤疮好发于面颊、额部、颊部和鼻唇沟,其次是胸部、背部和肩部。目前缺乏有效的痤疮治疗方法,往往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

抗菌肽是生物体内经诱导产生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多具有强碱性、热稳定性及广谱抗菌等特点。迄今为止,研究者已经从细菌、真菌、两栖类、昆虫、植物、哺乳动物乃至人体中发现并分离获得了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由于这些多肽对细菌具有广谱高效杀菌活性,因而命名为“antibacterial peptides, ABP”。并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发现某些抗细菌肽对部分真菌、原虫、病毒及癌细胞等均具有杀伤作用。

Plectasin也称为菌丝霉素,是2005年首次由Hans-Henrik Kristensen 课题组从叫做腐生子囊菌假黑盘菌(Pseudoplectania nigrella)的一种真菌中分离得到。体外抑菌试验表明,Plectasin对于多种细菌具有很高的杀菌活性。进一步体内抑菌试验表明,在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引起的腹膜炎和肺炎模型中,Plectasin的疗效分别与万古霉素和青霉素相当。此外,Plectasin具有选择性杀灭作用,安全性高。Plectasin与细菌细胞壁形成的前体物质Lipid Ⅱ具有很强的亲和性,可以通过与Lipid Ⅱ结合阻止病菌细胞壁的形成,从而阻止病菌繁殖。Plectasin独特的作用机制不易诱导产生耐药性菌株。

虽然现有信息中的公开了Plectasin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但其是否能够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是否可以用于痤疮的治疗,仍为未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菌丝霉素蛋白在抑制痤疮丙酸杆菌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菌丝霉素蛋白的表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菌丝霉素NZ2114的蛋白序列SEQ ID NO:1,合成优化的编码菌丝霉素NZ2114蛋白的基因序列SEQ ID NO:2;将所得的菌丝霉素基因序列SEQ ID NO:2连接到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的α-factor信号肽下游的多克隆位点,将构建好的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到毕赤酵母GS115中,筛选出阳性重组菌;

2)将上步筛选出的阳性重组菌进行诱导表达培养,提取并纯化所表达的目的蛋白,即为菌丝霉素蛋白。

菌丝霉素蛋白在制备抑痤疮丙酸杆菌药剂中的应用。

菌丝霉素蛋白在制备治疗痤疮药剂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上述痤疮为由痤疮丙酸杆菌引发的痤疮。

一种治疗痤疮的菌丝霉素凝胶剂,该菌丝霉素凝胶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菌丝霉素0.001%~0.01%,卡波姆940 0.5%~1.0%,甘油5%~10%,尼泊金甲酯0.05%~0.20%,尼泊金丙酯0.01%~0.1%,三乙醇胺1.0%~2.0%,余量为水

一种治疗痤疮的菌丝霉素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菌丝霉素蛋白用蒸馏水溶解备用;

2)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丙酯、甘油加入到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完全,然后加入卡波姆940,使其充分溶胀,搅拌均匀,加入三乙醇胺,调节pH值至5.8~6.2,最后加入菌丝霉素蛋白溶液,搅拌均匀,即可获得治疗痤疮的菌丝霉素凝胶剂;

上述所制得的菌丝霉素凝胶剂中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菌丝霉素0.001%~0.01%,卡波姆940 0.5%~1.0%,甘油5%~10%,尼泊金甲酯0.05%~0.20%,尼泊金丙酯0.01%~0.1%,三乙醇胺1.0%~2.0%,余量为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首次发现菌丝霉素具有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可用于制备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剂;可进一步用于治疗痤疮等皮肤炎症,尤其是对目前难以治疗的由痤疮丙酸杆菌引发的痤疮等皮肤炎症具有良好的疗效。

附图说明

图1为菌丝霉素蛋白的RP-HPLC分析图;

图2为纯化后的菌丝霉素蛋白的质谱检测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纳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未经广东海纳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979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