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79432.2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5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野中义弘;长谷川雄史;重村幸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NLT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04 | 分类号: | H04N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何月华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图像 显示装置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该申请基于并要求2014年7月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4-136248的优先权的权益,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文以引入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图像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显示多视点的立体图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以及该多视点图像的生成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的说明
近年来,能够观看立体图像的电视机出现在市场。因此,立体图像内容的量增加,用于观看立体图像的环境也越来越被配备成良好的条件。在立体图像用电视机的情况下,观察者通常佩戴立体图像显示用的眼镜,由此通过将不同视差的图像投影到左眼和右眼来使观察者观看立体图像。然而,有许多观察者因佩戴立体图像显示用的眼镜而感到不适,期望获得不需要眼镜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另外,当眼镜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用于移动用途时,当外出时需要随身携带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和立体图像显示用的眼镜。对于移动用途,非常期望获得不需要眼镜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在不需要立体图像显示用的眼镜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中,通常的方法是通过分割用于投影立体图像的空间区域并将不同视差的图像投影到各个分割的空间区域,将不同视差的图像投影到观察者的左眼和右眼。通过对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立体显示面板设置柱状透镜或视差屏障,不同视差的图像被投影到各个分割的空间区域。
在这些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中,通过柱状透镜和视差屏障的光学设计而将要分割的空间区域分割成更多个区域,并对各个空间区域投影视点位置不同的多视点图像。由此,即使当观察者移动时,根据观察者的视点位置的多视点图像从立体图像显示装置被投影,因此能够显示如同立体物实际在观察者面前那样的立体图像。该现象称作运动视差。随着由于增加分割的空间区域的数量而增加用于投影多视点图像的视点数,运动视差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因此能够显示更接近实际的立体物的立体图像。
用于播放的立体图像内容经常是以立体图像(两视点)为代表的视点数少的视点图像(以下,称作多个视点图像),视点数比多个视点图像多的多视点图像的内容没有普及。因此,需要从通过立体图像显示装置获得的多个视点图像中生成视点数比多个视点图像的视点数多的多视点图像。作为用于生成比多个视点图像的视点更多视点的多视点图像的处理,公开了CG渲染和LR高性能算法等各种技术。作为典型的多视点图像的生成处理的例子,可以是以下例子:首先,搜索由立体图像显示装置获得的多个视点图像之间的对应点,并检测视差值;然后,调整检测到的视差值来生成新的视点图像;最后,通过新的视点图像的生成处理,在原始的多个视点图像中被隐藏在作为3D内容的物体的后方的图像区域在新的视点图像上作为空白图像出现,因此,通过对空白图像进行插值,能够生成多视点图像。随着视点数增加,多视点图像的生成处理的处理内容增加,立体图像显示装置被施加负载。因此,如果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内的图像信号源是一般普及的(廉价的)图像信号源,则多视点图像的生成处理不能实时实施。此外,图像信号源表示如下的模块,该模块接收由立体图像显示装置获得的多个视点图像并将像素电压信息发送到构成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内的立体显示画面的像素矩阵。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需要通过减少多视点图像的生成处理来减轻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信号源的负载的技术。关于用于减少多视点图像的生成处理的技术,以下的技术内容被披露。
WO2012/077420(专利文献1)披露了以下技术:计算由立体图像显示装置获得的多视点图像的亮度差分信号,并从多视点图像加上/减去亮度差分信号,来生成新的视点图像,由此减少多视点图像的生成处理。
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2012-010084(专利文献2)披露了以下技术:参照多个视点图像的视差直方图,并使多个视点图像向左右横向进行图像移位,来生成新的视点图像,由此减小多视点图像的生成处理。
在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中,当多视点图像的视点数增加时,多视点图像的生成处理内容也增加。因此,由高性能算法的使用引起的系统负载和成本的增加也成为问题。另外,使用廉价的图像信号源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具有不能实时生成多视点图像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LT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NLT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94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