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气轮机进气过滤系统现场对比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71567.4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9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坦;郝洪亮;朱鸿飞;常连成;张涛;严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通道 测试单元 测试系统 测试 进气过滤系统 燃气轮机 过滤器 对比测试 灵活配置 数据采集与处理 过滤器支架 可拆卸结构 粒子计数器 现场空气 现场实验 压力测定 多段 简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进气过滤系统现场对比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测试系统包括测试通道模块、现场空气测定模块和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测试通道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测试通道,测试通道内设置一组或多组测试单元,每组测试单元包括过滤器支架、压力测定计和粒子计数器。测试通道分成多段,每段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该测试系统可以根据不同测试任务增减测试通道或测试单元数量,灵活配置现场实验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测试方法基于可灵活配置的测试系统,可快速对不同来源的过滤器性能进行对比,优选出合适的过滤器,操作简易,可行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轮机、进气过滤和空气过滤器检测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轮机进气过滤系统现场对比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燃气轮机是一种以连续流动的气体作为工质、把热能转换为机械功的旋转式动力机械。由于其采用空气作为做功工质,因此燃气轮机的进口空气重量和纯净度是有效地运行燃气轮机,提高燃气轮机的性能和可靠性的前提。在空气进入燃气轮机之前,需要对进入压气机的空气进行处理,滤去杂质。燃机进气系统作为必不可少的保障系统,一般布置在燃气轮机前部,主要由防雨罩、进气过滤系统、进气冷却或加热防冰组件、消音器、测量仪表和进口风管系统组成。其中,进气过滤系统是燃机进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燃机进气洁净度,是后续燃机部件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保障系统。
目前燃机进气系统的设计、制造基本上由主机制造商控制,他们更加专注于燃机本体设备的研究开发,燃机进气系统相关技术的理论及机理研究不是他们擅长的方面。同时,主机厂商对于中国地区差异性认识不足,没有针对性的设计燃机进气系统,导致我国燃机进气系统普遍存在环境适应性不强的问题,常常出现燃机进气压损过大导致机组非正常停机的问题。另外,燃机电厂在选择进气过滤器时,由于现有检测手段不够,不能准确地评价过滤器对电厂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常常导致过滤器更换后运行时间达不到设计使用寿命。以上问题的出现,大大影响了燃机电厂的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对电厂经营带来了很大困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气轮机进气过滤系统现场对比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是针对燃机电厂现场环境下进气过滤系统检测和对比实验的一种技术手段。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燃气轮机进气过滤系统现场对比测试系统,包括:
测试通道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测试通道,每个测试通道内按照空气流向依次设置一组或多组测试单元,以及引风机,每组测试单元按照空气流向依次包括用于安装待测试过滤器的过滤器支架、压力测定计和粒子计数器,其中压力测定计和粒子计数器安装于测试通道内壁,并分别与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测试通道分成多段,每段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组装为一体;整个测试通道模块至少包括两组测试单元;
现场空气测定模块:包括安装在测试现场的现场空气压力测定计和现场空气粒子计数器,它们分别与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连接;
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用于采集并处理压力信号和粒子数量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通道为一个,该测试通道内设有第一、第二两个测试单元和引风机,按照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测试单元过滤器支架、第一测试单元压力测定计、第一测试单元粒子计数器和第二测试单元过滤器支架、第二测试单元压力测定计、第二测试单元粒子计数器,以及引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通道为两个,每个测试通道内设有一个测试单元和一个引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通道为两个,每个测试通道内设有第一、第二两个测试单元和引风机,按照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测试单元过滤器支架、第一测试单元压力测定计、第一测试单元粒子计数器和第二测试单元过滤器支架、第二测试单元压力测定计、第二测试单元粒子计数器,以及引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15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