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危险品包装容器气密、液压试验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71524.6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6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辉;连素梅;陶强;刘红星;姚秀军;孙阔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M3/32 | 分类号: | G01M3/32;G01N3/1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侯迎新;李志民 |
地址: | 050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危险品 包装 容器 气密 液压 试验 一体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危险品包装容器气密、液压试验一体机,其包括气密实验舱、液压实验舱以及配套设置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监控单元、气路单元、气路压力传感单元、气路执行单元、液压管路单元、液压支路压力传感单元和液压管路执行单元;气路单元经气路压力传感单元接监控单元的相应端口;监控单元经气路执行单元接气路单元的相应端口;气路压力传感单元的相应端接电机的控制端,监控单元中的监控主机的相应控制端分别接气密试验仓上的气密监控摄像头和液压实验舱上的液压监控摄像头。本发明较以往气密实验机及液压试验机采用一体化控制,颠覆单独存在的传统试验机,有效提高实验效率和实验人员数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密液压试验一体机,尤其是一种危险品包装容器气密、液压试验一体机。
背景技术
作为危险品包装容器气密液压试验的设备,现有设备均为气密实验机、液压试验机单个试验项目的单机形式,且均为手动控制,试验数据的读数均为压力表读数,试验数据记录依靠感官目测读数,最后手写试验报告,做试验结论判别。现有设备采用人工控制,精度低,经常在操作人员停止加压时的压力已超过标准压力要求很多;现有试验设备采用压力表读数,压力表本省误差值为1.5%,系统管路中气流压力变化剧烈时,导致压力表指针抖动,加之用人工肉眼读数,且压力表本身误差值等因数,试验结果的精确性大打折扣;用现有试验设备进行试验时,需要试验人员全程观测,检查有无泄漏,人工记录,人为主观性较强,不同的试验人员获得的试验结果会存在误差;现有试验设备是由人工记录试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判定,人工填写实验结果,对于试验结果的判定,其权威性不高;设备在手动控制时,试验过程需要试验人员全程观测,占用试验人员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果较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实验结果准确的危险品包装容器气密、液压试验一体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危险品包装容器气密、液压试验一体机,其关键技术在于:其包括气密实验舱、液压实验舱以及配套设置的控制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监控单元、气路单元、气路压力传感单元、气路执行单元、液压管路单元、液压支路压力传感单元和液压管路执行单元;
所述气路单元经所述气路压力传感单元接所述监控单元的相应端口;所述监控单元经所述气路执行单元接所述气路单元的相应端口;
所述气路压力传感单元的相应端接气密实验舱上的电机的控制端,所述监控单元中的监控主机的相应控制端分别接所述气密实验舱上的气密监控摄像头和液压实验舱上的液压监控摄像头。
所述气密实验舱包括支架、安装于支架上的下压机构以及设于下压机构下部的水槽;
所述下压机构包括底座、对称设于底座两侧的驱动导向装置、位于驱动导向装置上方的支撑梁以及设于中部的下压架,每侧的驱动导向装置包括竖向设置于底座上的两个对称的导柱以及设于两导柱之间的丝杠,所述丝杠的两端分别经轴承与底座、支撑梁连接;
所述下压架上设有与导柱配合的导套和与丝杠配套的丝母,所述下压架下部设有用于抓取包装容器的卡爪;
所述支撑梁上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传动轴以及分设于传动轴两端的与电机传动连接的驱动轮,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经啮合齿轮与所述丝杠连接;
所述电机经传动机构驱动丝杠进而带动下压架沿所述导柱上下滑动;
所述支架上方设有气密监控摄像头。
所述液压实验舱包括焊合而成的能同时容纳三路试验容器的框型的骨架,所述骨架的后面及两侧设有防护用罩板,所述骨架的前面设有三扇分别与每路试验容器对应的门,所述骨架上设有液压监控摄像头。
所述监控单元包括监控主机、显示器、开关量控制模块、第一接口转换模块和第四接口转换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15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