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茄子黄烷酮3-羟化酶SmF3H及其基因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3012.5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7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火英;蒋明敏;刘杨;任丽;李静;刘卫;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02 | 分类号: | C12N9/02;C12N15/53;C12N15/113;C12N15/11;C12N15/84;C12P17/06;A01H6/20;A01H6/8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陈少凌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茄子 黄烷 羟化酶 smf3h 及其 基因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茄子黄烷酮3‑羟化酶SmF3H及其基因和应用,所属基因的cDNA和gDNA分别具有SEQ ID NO.1和SEQ ID NO.2中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中所示。所述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具有SEQ ID NO.4中所示的核苷酸序列。该基因在根、茎、叶、花、果皮、果肉均有表达,茎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低温胁迫下,其表达量在12h达到最大值,为未处理的2.34倍。构建茄子SmF3H的过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入拟南芥中,发现其茎和果荚中的花青素含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本发明为今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植物品质,获得高抗氧化性的药物或食物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茄子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及其编码基因,具体涉及一种茄子黄烷酮3-羟化酶基因SmF3H,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体内由于新陈代谢活动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自由基,花青素作为一种强还原性物质,能够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延缓机体衰老。花青素的合成途径是类黄酮合成途径的一部分,也是目前研究的非常广泛而深入的植物次生代谢途径,其在主要模式植物如拟南芥、矮牵牛中已被详细阐述。花青素的生物合成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苯丙氨酸到香豆酰CoA,这是许多次生代谢共有的步骤;第二阶段由香豆酰CoA到二氢黄酮醇,这是类黄酮代谢的关键步骤,它合成花青素和其他黄酮物质的前体;第三阶段是各类花青素的合成。
F3H催化黄烷酮在C3位置羟化形成无色的黄烷酮醇,是类黄酮物质代谢途径上的关键酶。有研究表明,该基因在大多数物种中多以单拷贝形式存在。F3H基因的表达受光的诱导,持续光照后表达量会增加。将香石竹F3H基因反义抑制,导致原来的橙红色变淡甚至无色。
目前已从一些植物中克隆得到F3H基因,如荔枝、草莓、葡萄等。茄子是重要的蔬菜作物,且其果皮富含花青素。但因为缺少基因组相关信息,导致茄子花青素相关研究比较滞后。目前,未有任何与茄子F3H基因的相关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填补茄子F3H基因的空白,提供了一种茄子F3H的cDNA以及氨基酸序列;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了茄子SmF3H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及低温下的表达模式。本发明提供了茄子SmF3H基因的亚细胞定位。本发明提供了SmCHI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及其元件分析。本发明还提供了SmF3H转入拟南芥后花青素的含量得到了提高的结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茄子黄烷酮3-羟化酶蛋白,包括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编码所述茄子黄烷酮3-羟化酶蛋白的基因,所述基因的gDNA包括如SEQ ID NO.2所示的碱基序列;
所述基因的cDNA序列包括:
(a)如SEQ ID NO.1第1~1101位所示的碱基序列;或
(b)与SEQ ID NO.1第1~1101位所示的碱基序列具有至少70%的同源性的碱基序列;或
(c)能与SEQ ID NO.1第1~1101位所示的碱基序列进行杂交的碱基序列。
优选地,所述cDNA序列包括SEQ ID NO.1第1~1101位所示的核酸序列中1~90个核苷酸的缺失、插入和/或取代,以及在5′和/或3′端添加60个以内核苷酸。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扩增所述茄子黄烷酮3-羟化酶蛋白的基因的引物对,所述引物对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7、SEQ ID NO.8所示。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所述茄子黄烷酮3-羟化酶基因的启动子,所述启动子包括SEQ ID NO.4中所示的碱基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30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