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互层碳酸盐岩底水油藏CO2吞吐实验测试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55405.1 | 申请日: | 2015-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9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彭彩珍;孙雷;冯科;皮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E21B43/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互层 碳酸盐 底水 油藏 co sub 吞吐 实验 测试 方法 | ||
1.一种薄互层碳酸盐岩底水油藏CO2吞吐实验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制作薄互层碳酸盐岩五点井网平板模型
根据油田提供的碳酸盐岩岩屑和砂岩岩屑,按多个配样比例,将胶结物分别加入碳酸盐岩和砂岩岩屑中;经过一定压力压成碳酸盐岩和砂岩油藏标准小岩心,并测量其孔隙度和渗透率等物性参数,再选取与油田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接近的岩样配制成分比例,通过人工胶结的方法,将碳酸盐岩岩心颗粒碎屑重新胶结为三块30cm×30cm×6cm的平板模型;将砂岩岩心颗粒碎屑胶结为两块30cm×30cm×6cm的平板模型,同时将五口直井(裸眼完井)埋入模型之中,然后用金刚砂将平板模型每一个面磨平、打毛,接着分别测量五块平板模型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每一块平板模型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等物性参数都要与实际薄互层碳酸盐岩油藏对应储层的物性参数相同;
②配制原油样品和地层水样品、准备注入气
根据地层原油PVT参数和地层水矿化度配制地层原油和地层水样品,注入气采用高纯CO2(纯度≥99.999%),设置一个进行注CO2的合适压力P1,P1为一般等同于油藏当时的地层压力;将高纯CO2用空气压缩机压缩进活塞式注入容器,使活塞式注入容器中高纯CO2压力略低于P1,一般情况下此时CO2呈液态;最后将活塞式注入容器连接到恒速恒压泵(2)上,恒速恒压泵(2)的压力设定为P1,使活塞式注入容器中CO2压力稳定至P1;
③将五层渗透率各不相同的五点井网平板模型按一定的排列顺序从上往下岩性间隔装入为其特制的多层平板模型岩心夹持器(1)中,其中放置顺序为渗透率最高的碳酸盐岩模型放置在最下面第五层,向上依次为砂岩模型第四层,碳酸盐岩模型第三层,砂岩模型第二层,碳酸盐岩模型第三层,其中第五层为底水层,上面四层为含油层;
④打开围压泵,给多层平板模型岩心夹持器加围压至实验设定压力并保持恒定,该岩心夹持器最高承受压力为25MPa;
⑤开启恒温箱将多层平板模型岩心夹持器加热至实验设定温度并保持恒定,该岩心夹持器最高承受温度为100℃;
⑥对多层平板模型进行地层原始状态恢复;将薄互层碳酸盐岩五点井网平板模型抽真空饱和地层水,关闭多层平板模型岩心夹持器(1)第五层两端的开关,在地层温度和地层压力下用配制的地层原油从多层平板模型岩心夹持器(1)的一端以恒定的速度驱替水平井五点井网平板模型上面四层中的地层水,建立好束缚水饱和度时油驱水结束,并老化原油达48h;
⑦开启回压泵(11)并按照实验设定的采出压力设置回压泵(11)的压力;
⑧开始水驱油实验
根据实验设计的注入速度调节恒速恒压泵(2)的注入速度,将活塞式容器(3)中的地层水从中间直井以实验设定的压力P1恒速注入多层平板模型岩心夹持器(1)中进行水驱油实验,同时开启四口采液井(13)进行采液,保持注采平衡(多层平板模型岩心夹持器内压保持不变),记录每一个时间段下的出油量Vo、出水量Vw和出液量Vl,同时计算这一个时间段下的油藏含水率fw:
fw=Vw/Vl;
⑨注入CO2,然后焖井
当含水率到达实验方案设定值时关闭四口采液井(13),调节恒速恒压泵(2)的注入压力至P1,同时将多层平板模型岩心夹持器(1)中压力稳定到P1,关闭所有的井,然后将装有高纯CO2的活塞式容器连接到其中一口采液井(13)上,开井向井中注入一定量的高纯CO2,注入完毕后关闭这口井,依次向其余三口采液井(13)中也注入相同量的高纯CO2,然后焖井48小时;
⑩焖井后降压开采及后续水驱开采、计算开发指标
焖井结束后,同时打开四口采液井(13)开始降压采液,用油水采集计量装置(6)分别计量每一个时间段下平板模型每一口井累计出油量和累计出水量;用气体流量计(14)分别计量每一个时间段下平板模型每一口井累计出气量,并用压力计量装置(10)记录出口压力;当压力下降到实验方案设定值时,打开中间直井和恒速恒压泵(2)继续水驱油实验,当含水率到达98%时,实验结束、计算开发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54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