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菌止痒催化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354997.5 申请日: 2015-06-25
公开(公告)号: CN104894857B 公开(公告)日: 2017-12-05
发明(设计)人: 吕汪洋;王燕燕;陈文兴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D06M13/352 分类号: D06M13/352;D06M15/03;D06M101/06;D06M101/08
代理公司: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11569 代理人: 李娜
地址: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杭***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抗菌 止痒 催化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催化纤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止痒催化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皮肤瘙痒是一种自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损害的皮肤病。临床上可分为全身性皮肤瘙痒和局限性皮肤瘙痒,后者多局限在肛门和外阴部。全身性皮肤瘙痒常见原因为内分泌失调和冬季瘙痒,肝肾疾病、恶性肿瘤、以及精神性因素也可引起瘙痒,过度清洁皮肤造成皮肤脱脂干燥而产生瘙痒。常见症状有剧烈瘙痒:可见于全身,为阵发性、痒感剧烈,常在夜间加重,影响睡眠。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很多,主要以外用药物为主,中药、西药各有千秋,但是多数药物只能针对某一特定的皮肤病进行治疗,对于有其它病因或多种病因引起的皮肤瘙痒,治疗效果较差,而且治疗时间较长,无法从根本上解除皮肤瘙痒带给人的烦恼。

金属酞菁具有耐热、耐光照、耐酸碱稳定性等许多优良性能,其结构具有以下特征:(1)芳香族π电子在整个酞菁环上共轭,共轭大分子呈现高度的平面性,催化反应可在该平面的轴向位置发生;(2)芳香环既具有电子给体的特性,又具有电子受体的特性;(3)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它耐酸、耐碱、耐水浸、耐热、耐光以及耐各种有机溶剂。上述特征,使它们满足了催化过程中对催化剂的近乎苛刻的要求,作为催化剂使用时,可催化活化氧气、过氧化物等的氧化反应。

发明内容

发明人研究发现,金属酞菁的结构使其在溶液中具有形成无活性的二聚物甚至多聚物的趋势,而二聚物的形成将减少轴向配位的活性点,从而导致催化效率大幅度降低。为了减少金属酞菁的聚集,达到提高金属酞菁催化效率的目的,本发明人将金属酞菁通过配位键的形式负载到纤维素纤维上,并同时引入葡萄糖氧化酶,制得具有较好抗菌止痒作用的催化纤维,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金属酞菁的抗菌止痒催化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催化纤维在含有β-D-葡萄糖和水的存在环境下具有多种抗病毒、杀菌抑菌、止痒作用,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皮炎、湿疹、毛囊炎、痤疮、脚气等皮肤病,治疗效果显著,同时对在医疗、理化、产业等领域中使用乳胶剂、PVC制品等时引起的瘙痒及炎症也有显著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金属酞菁的抗菌止痒催化纤维,包括含咪唑基团的改性纤维素纤维和负载在所述改性纤维素纤维上的金属酞菁和葡萄糖氧化酶。

优选的,所述金属酞菁具有式1结构:

式1;

其中:M是铁、钴、镍或锰,R为-H、-NH2、-Cl、-F、-COOH、-NO2、-NHCOCH3、-NHSO3H、-SO3H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纤维素纤维直径为0.2-50μm;

所述纤维素纤维选自棉纤维、粘胶纤维、麻纤维、醋酯纤维、甲基纤维素纤维、羧甲基纤维素纤维、乙基纤维素纤维、苄基纤维素纤维、羟乙基纤维素纤维、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纤维、氰乙基纤维素纤维、苄基氰乙基纤维素纤维、羧甲基羟乙基纤维素纤维和苯基纤维素纤维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纤维素纤维选自长丝纤维、短纤维或短切纤维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金属酞菁在所述改性纤维素纤维上的质量百分数为0.08-8%。

优选的,所述含咪唑基团的改性纤维素纤维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将含有羟基基团的纤维素纤维与羧基咪唑在缩合剂作用下反应,得到含咪唑基团的改性纤维素纤维。

优选的,所述羧基咪唑与所述含有羟基基团的纤维素纤维的质量比为0.2~15∶10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菌止痒催化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含咪唑基团的改性纤维素纤维在金属酞菁溶液中回流反应,得到负载有金属酞菁的改性纤维素纤维;

将所述负载有金属酞菁的改性纤维素纤维在NaIO4溶液中处理后,在葡萄糖氧化酶液中交联反应,将得到的反应产物在NaBH4溶液中处理后,得到抗菌止痒催化纤维。

优选的,所述含咪唑基团的改性纤维素纤维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将含有羟基基团的纤维素纤维与羧基咪唑在缩合剂作用下反应,得到含咪唑基团的改性纤维素纤维。

优选的,所述反应的温度为60~90℃,所述反应的时间为2~48h;

所述回流反应的温度为50~100℃,所述回流反应的时间为2~12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49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