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火防静电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53400.5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6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费邦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辉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167/00;C09D5/18;C09D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31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火 静电 粉末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涂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粉末涂料,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火防静电粉末涂料,本发明还涉及该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粉末涂料和水性涂料均具有安全、环保、无污染的优点而深受市场的喜爱,粉末涂料无VOC,粉末涂料涂层较厚,并可一次性喷涂厚度达60μm以上,水性涂料需要喷涂多次才能达到这一厚度,因而粉末涂料在施工效率上比水性涂料更高,并更加节能;粉末涂料适用范围涉及家电、金属器件、汽车漆的居多,而水性涂料适用范围则更多涉及家具墙面、木器漆方面。
静电是两种物质紧密接触后再分离时,一种物质把电子传给另一种物质而带正电,另一种物质得到电子而带负电产生的,静电的主要危害:首先静电是引起火灾或爆炸的最大危害;静电也能使人体发生触电事故;在纺织、印刷、粉体加工等行业静电会妨碍生产或降低产品的质量,还有防腐防静电在采矿、石油开采及冶炼、易燃易爆油气的存贮与运输等设备制造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安全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微电、弱电元器件、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也要求外壳要有可靠的静电保护和静电屏蔽功能,所涂涂料能吸收高频辐射和高能电磁波的能量,使内部脆弱的元件得到良好的保护,比如电能主机外壳、电机变频器外罩、多功能配电柜涂层、煤气表、精密仪器仪表壳等,所以这需要这些元件表面所涂的涂料具有很好的抗静电和阻燃效果。
可消除静电粉末涂料是指喷涂于底材上成膜后具有一定传导电流和消散电荷功能的粉末涂料,可用于消除静电、电磁屏蔽、电加热及防腐蚀。在建筑、运输、军事、现代电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现有可消除静电的粉末涂料,成膜物质种类繁杂,导电填料的形状种类都会影响粉末的导电性能、透气性能和硬度,填料的配比、生产工艺、固化条件掌握不好也会使粉末的抗静电性能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优良抗静电性能和阻燃性能的防火防静电粉末涂料。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火防静电粉末涂料,所述粉末涂料的组分及重量份数如下:
酚醛环氧树脂 20~40份
聚脂树脂 20~50份
酚类固化剂 0.1~1份
流平剂 0.1~1份
填料 10~30份
颜料 0.1~0.5份
脱气剂 0.01~0.1份
阻燃剂 2~5份
促进剂二甲基咪唑 0.01~0.1份
抗氧剂 0.1~1份。
上述流平剂为丁基纤维素或羟甲基纤维素。
上述填料为 BaSO4、CaCO3和云母粉按照20~40∶10~20∶20~30 的质量比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所述硫酸钡为600 -5000目的超细硫酸钡,超细硫酸钡的使用对提高涂层的表面硬度有重要作用。
上述脱气剂为聚乙烯蜡APP230F。
上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的混合物,所述氢氧化镁与氢氧化铝的重量比优选为1:1。
上述抗氧剂为复合抗氧剂JY-215或复合抗氧剂JY-220。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粉末涂料的组分及重量份数如下:
酚醛环氧树脂 30份
聚脂树脂 40份
酚类固化剂 0.5份
流平剂 0.5份
填料 20份
颜料 0.3份
脱气剂 0.05份
阻燃剂 3份
促进剂二甲基咪唑 0.05份
抗氧剂 0.5份。
本发明一种防火防静电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所有组份,并对称取的原料进行预混合;
(2)对预混合的物料进行熔融挤出,挤出参数:一区80~100℃、二区60~80℃、螺杆转速40~60 Hz;
(3)对上述挤出的物料进行冷却,随后进行粗粉碎,得到均匀的片状物;
(4)将上述片状物进行超声分散,超声分散的频率为150~200Hz,时间为2分钟,过筛后分装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辉塑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辉塑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34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