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肝源性表达NG2的干细胞群作为种子细胞在体外3‑D培养重建人工肝脏中的应用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49918.1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4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白莲花;帅领;赖洁娟;张玉君;赖向东;张宏宇;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N5/0797 | 分类号: | C12N5/0797;A61L27/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5 | 代理人: | 王贵君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肝源性 表达 ng2 干细胞 作为 种子 细胞 体外 培养 重建 人工 肝脏 中的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具体涉及肝源性表达神经-胶质抗原2阳性细胞群(NG2+HSC)作为种子细胞通过条件培养基微环境在体外3-D培养诱导NG2+HSC重建肝脏器官中的应用,还涉及利用NG2+HSC重建肝脏器官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终末期肝病(End-stage liver diseae,ESLD)包括肝硬化(Liver cirrhosis)和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而当前唯一有效治疗手段是肝移植,但是肝移植又受到供体匮乏原因故难以广泛应用。因此,寻找有效的肝脏功能替代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目前借助体外等暂时辅助或替代肝脏等人工肝脏方法,例如生物型人工肝脏(Bioartificial liver,BAL)和物理型人工肝脏,虽然能够清除因肝衰竭产生或增加的各种有害物质,补充需肝脏合成或代谢的蛋白质等必须物质,改善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内环境,但BAL只是暂时改善了晚期肝病患者症状,始终无法实现肝脏功能的全部替代。虽然近年发展的天然去细胞肝脏支架已取得进步,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种子细胞以及诱导其生成功能性全肝器官的微环境,故使最大程度仿造原有肝脏器官以达到制成工程化的新器官的目的至今世界科学家们未能如愿以偿。
为此,急需提供一种生成功能性全肝的种子细胞,通过科学培养,能够生成工程化的新型肝脏样器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生成功能性全肝的种子细胞即NG2+HSC,该细胞经培养后能够发育为类肝样组织,并具有肝脏结构和功能;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利用NG2+HSC细胞群在体外重建人工肝脏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经研究,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肝源性表达神经胶质抗原2的干细胞群NG2+HSC作为种子细胞在体外3-D培养重建人工肝脏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指的肝源性表达神经胶质抗原2的干细胞群是表达神经-胶质抗原2(Neuro-glia antigen2,NG2)的肝源性干细胞/祖先细胞(Hepatic stem/progenitor cells,HSC)(简称为NG2+HSC),NG2+HSC可以来源于胚胎期未发育成熟的肝脏,也可以来源于成体肝脏,来源于成体肝脏的表达神经胶质抗原2的干细胞群制备方法见公开号为102899291A的中国专利,也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方法分离,即只要肝源性的具有发育学特性和干细胞潜能的NG2阳性细胞群同样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
2、肝源性表达神经胶质抗原2的干细胞群NG2+HSC作为种子细胞在体外3-D培养重建人工肝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NG2+HSC注入全肝去细胞生物支架(Whole decellualrized liver scaffold,WDLS)中,然后加入能使NG2+HSC重建为人工肝脏的条件培养基,模拟肝组织器官发育的微环境体外3-D培养,诱导NG2+HSC生成(重建)人工肝脏。
本发明中的WDLS可以按照本领域现有的方法制备,优选的,所述WDLS按如下方法制备:
(1)取离体全肝供体,然后从腹主动脉灌注生理盐水洗出红细胞;
(2)从门静脉和肝动脉同时灌注无菌双蒸水开始去除细胞成分;
(3)从门静脉和肝动脉同时灌注SDS-Trypsin-EDTA混合液继续去除细胞成分;所述SDS-Trypsin-EDTA混合液中含SDS,胰酶和EDTA;
(3)从门静脉和肝动脉灌注无菌双蒸水洗出SDS-Trypsin-EDTA混合液;
(4)从门静脉和肝动脉灌注无菌1×PBS,恢复生理状态,制得全肝去细胞生物支架。
更优选的,按如下步骤制备全肝去细胞生物支架:
(1)取离体全肝供体,然后以速度为5mL/min体内腹主动脉灌注生理盐水0.5小时;
(2)以5mL/min速度从门静脉和肝动脉同时灌注无菌双蒸水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99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红外智能衣物护理机
- 下一篇:一种X型晾衣架中的加强杆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