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基覆铜板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46890.6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2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祝土富;但敏;金凡亚;沈丽如;童洪辉;谢新林;高明智;杨念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武汉光谷创元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90 | 分类号: | C04B41/9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铜板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基覆铜板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基覆铜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基覆铜板既具有陶瓷的高导热系数、高耐热、高电绝缘性、高机械强度、与硅芯片相近的热膨胀系数以及低介质损耗等特点,又具有无氧铜的高导电性和优异焊接性能,是当今电力电子领域功率模块封装、连接芯片与散热衬底的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类电气设备及电子产品。
目前,陶瓷基覆铜板的制造方法主要有两种:(1)直接键合铜技术(DBC)、(2)直接镀铜技术(DPC)。
DBC是将Al2O3或AlN陶瓷基板的单面或双面覆上Cu板后,再经由高温1065~1085℃的环境加热,使Cu板表面因高温氧化、扩散与Al2O3基板产生Cu-Cu2O共晶相,使铜板与陶瓷基板黏合,形成陶瓷基覆铜板。DBC对工艺温度的控制要求十分严苛,必须于温度极度稳定的1065~1085℃温度范围下,才能使铜层表面熔解为共晶相,实现与陶瓷基板的紧密结合,其制造成本高且不易解决Al2O3与Cu板间存在的微气孔或孔洞等问题,使得该产品的产能与成品率受到极大影响。因工艺能力的限制,Cu板的厚度下限约在150~300um之间,这使得其金属线路的解析度上限亦仅为150~300um之间(以深宽比1:1为标准),若要制作细线路则必须采用特殊的处理方式将铜层厚度减薄,但这又会造成其表面平整度不佳和成本增加等问题,使得DBC陶瓷基覆铜板不适于要求高线路精准度与高平整度的共晶/覆晶工艺使用。
DPC是一种把真空镀膜与电镀技术结合在一起的覆铜板制造技术,其原理是先利用真空镀膜技术在Al2O3或AlN陶瓷基板上沉积一层铜膜,再用电镀技术进行铜膜的增厚。DPC的工艺温度一般低于400℃,避免了高温对于材料所造成的破坏或尺寸变异的现象。DPC陶瓷基覆铜板具有高散热、高可靠度、高精准度及制造成本低等优点。DPC陶瓷基覆铜板的金属线路解析度上限约在10~50um之间(以深宽比1:1为标准),甚至可以更细,且表面平整度高,因此非常适合于要求高线路精准度与高平整度的覆晶/共晶工艺使用。
DPC陶瓷基覆铜板为当今最普遍使用的陶瓷基覆铜板,然而其对工艺技术的整合能力要求较高,这使得跨入DPC陶瓷基覆铜板产业并能稳定生产的技术门槛相对较高,产业化生产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陶瓷基板与铜箔的结合力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全新的陶瓷基覆铜板制造方法,适合的陶瓷种类有:氧化铝陶瓷、氮化铝陶瓷、氧化铍陶瓷、氮化硅陶瓷、碳化硅陶瓷、氮化硼陶瓷、二氧化钛陶瓷、氧化锆陶瓷、钛酸钙陶瓷、钛酸钡陶瓷、莫来石陶瓷、滑石瓷或玻璃陶瓷,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成本低,制造的陶瓷基覆铜板具有孔隙率低、热导率高、剥离强度高的特点。
所述陶瓷基覆铜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1)陶瓷基板清洗
陶瓷基板清洗采用现有通用技术,一般步骤为:有机溶剂超声除油→去离子水超声清洗→压缩空气吹干。
(2)陶瓷基板的离子束清洗活化
采用气体离子源对陶瓷基板表面进行离子束清洗活化,工作气体可为Ar、N2、O2、其它惰性气体或它们的混合气,真空度为0.01~10Pa,优选为0.1~0.3Pa。清洗活化的工艺温度为常温~400℃,优选为200℃。
(3)陶瓷基板的金属离子注入
在真空度优于0.1Pa的情况下,对陶瓷基板进行金属离子注入,在陶瓷基板表面形成几纳米厚度的离子注入层(见图1、图2)。金属离子可为元素周期表中的Ag、Au、Al、Be、Co、Cr、Cu、Fe、Mg、Mo、Mn、Nb、Ni、Pt、Ta、W、Zr等金属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注入的工艺温度为常温~400℃。离子注入的加速电压为5~100kV,注入剂量为1.0×1012~1.0×1018ion/cm2,优选为加速电压30kV、注入剂量3.0×1015ion/cm2。
(4)陶瓷基板的真空镀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武汉光谷创元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武汉光谷创元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68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落叶制备树木营养液的方法
- 下一篇:圆管外径环规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