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下水驳船压载水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44528.5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5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罗玖田;方怿民;李家林;王飞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28 | 分类号: | B63B3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11344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下水 驳船 水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压载水处理领域,具体可以涉及大型下水驳船或半潜式运输船的大容量压载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船舶压载水的无控制排放,易将有害生物引入新环境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全球环保基金组织(GEF)将其产生影响列为海洋的四大危害之一。2004年,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旨在防止船舶压载水排放引起的外来物种入侵,以及病原体传播导致的环境、人类健康、财产及资源方面损害。压载水处理装置已经成为船舶的必配装置之一。
大型下水驳船上的压载水处理装置的配置和常规货船大体相同,其处理能力一般按照作业调载泵的总排量来配置,虽然较容易满足压载水排放D-2标准的要求,操作上也比较简单,但设备和管路体积将十分庞大,需要占用更多的空间来布置设备,从而严重影响压载水的舱容。另外,配置这样庞大的压载水处理装置也需要很大的电站容量来支持,从而导致驳船的发动机配置也要求更高,运营油耗也进一步提高,严重影响驳船的经济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压载水处理装置的运营油耗、电耗过多,影响驳船经济性等问题,提出一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大型下水驳船压载水管理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大型下水驳船压载水管理方法,驳船沿中轴配置有两条贯穿艏部和艉部且各自呈环状的作业调载管系,所述两条作业调载管系分别与通海阀箱连接,且所述两条作业调载管系配置有若干总泵浦;各个边压载水舱通过分支管系与其中一条作业调载管系连通;各个中压载水舱通过分支管系与另一条作业调载管系连通;各分支管系上配置有遥控阀门;所述大型下水驳船压载水管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驳船中压载水舱的压载水的源水域判断调驳时是否直接排入当前水域;
若是,则将所述压载水直接排入当前水域;若否,则对所述压载水进行化学处理;
从处于空舱状态的压载水舱中分配出至少一个缓存舱和至少一个存储舱;
对应控制各遥控阀门的开闭状态,将经过化学处理后的压载水通过对应分支管系及作业调载管系排入所述缓存舱中,同时将经过化学处理后的压载水中的残留物通过对应分支管系及作业调载管系排入所述存储舱中。
在本发明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大型下水驳船压载水管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缓存舱中的压载水缓存预定时间后,重新对应控制各遥控阀门的开闭状态,通过对应总泵浦将所述缓存舱中的压载水经对应的分支管系、作业调载管系以及通海阀箱排到当前水域中。
在本发明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大型下水驳船压载水管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驳船靠岸后将所述储存舱中所述残留物排岸处理。
在本发明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驳船在各分支管系上还配置有若干分支泵浦,以相应处理各压载水舱中压载水的注入、排出或扫舱。
在本发明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驳船还配置有若干与所述分支泵浦匹配的压载水处理装置;所述压载水处理装置执行所述压载水的化学处理,并用于与所述分支泵浦相配合对压载水进行缓速处理。
在本发明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总泵浦包括主泵浦和备用泵浦,各主泵浦和对应的备用泵浦通过管路并联连接。
在本发明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总泵浦分成两组,分别配置在所述驳船中部的艏泵舱内和所述驳船后部的艉泵舱内。
在本发明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总泵浦的数量为6台,其中主泵浦4台,备用泵浦2台;2台主泵浦和1台备用泵浦配置在所述艏泵舱内,另外2台主泵浦和1台备用泵浦配置在所述艉泵舱内。
在本发明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总泵浦均为:排量2300m3/h、扬程0.2MPa;所述分支泵浦均为:排量200m3/h、扬程0.2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45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