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草莓和香菜间作种植防控草莓灰霉病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323616.7 申请日: 2015-06-12
公开(公告)号: CN104920031A 公开(公告)日: 2015-09-23
发明(设计)人: 张亚;刘双清;廖晓兰;王凌宇;王翀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
代理公司: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代理人: 何为;袁颖华
地址: 410128 湖南***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草莓 香菜 间作 种植 灰霉病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业技术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草莓和香菜间作种植以防控草莓灰霉病的复合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草莓属蔷薇科草莓属植物,可一次种植,多次收获,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由于草莓外形美观,果肉多汁、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其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然而,在草莓的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温度、湿度、光照、营养以及病害的干扰,如:草莓根腐病、草莓白粉病、草莓灰霉病、草莓叶斑病等,其中草莓灰霉病是草莓开花至结果期重要的病害,是草莓减产的重要因素。为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生产上常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如:腐霉利、多菌灵、咯菌腈、乙霉威、异菌脲等,但是,长期施用这些药剂,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易导致病菌产生抗药性。目前,我国的辽宁、江苏、河北、湖北等地区已发现草莓灰霉病菌对多种药剂产生抗药性,这给草莓灰霉病的防治带来的不少难题。因此,寻找防治草莓灰霉病的新方法刻不容缓。

将不同作物间作种植,可有效阻隔病原菌的扩散和蔓延,减少初侵染源,是控制植物病害的重要途径之一。草莓和香菜都属于草本植物,但香菜在生长的过程中可释放强烈的气味,将两种作物间作对控制草莓灰霉病的研究一直未见报道。本发明首次将两者间作,结果发现草莓和香菜间作对控制草莓灰霉病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这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草莓种植过程中,草莓灰霉病菌已对多种药剂产生抗药性的不足,提供一种草莓和香菜间作种植防控草莓灰霉病的方法,以有效防控草莓灰霉病,同时填补间作复合栽培技术在防治控制草莓灰霉病技术上的空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草莓和香菜间作种植防控草莓灰霉病的方法,该方法是采用起隆种植草莓和香菜,草莓于8月底(即8月下旬)种植,早于香菜4个月种植,两相邻隆之间的间距为70-75cm,每隆中草莓与香菜交替种植,两相邻草莓之间的株距为40-46cm,两相邻香菜之间的株距为40-46cm,相邻草莓与香菜的株距为20-23cm。

较好的,两相邻隆之间的间距为71-74cm,每隆中两相邻草莓的株距为42-44cm,两相邻香菜的株距为42-44cm,相邻草莓与香菜的株距为21-22cm。

其中,每隆高20-22cm,隆底宽70-75cm,隆沟宽70-75cm。较好的,每隆高21cm,隆底宽73cm,隆沟宽73cm。

本发明提供的草莓和香菜间作种植模式充分利用了草莓和香菜的生长优势,取长补短,其控制草莓灰霉病的效果达19.55-52.16%,具有推广的潜力和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供试品种及肥料

草莓品种为红颜,购买于湖南农业大学农贸市场;香菜种子购买于湖南农业大学农贸市场;其它材料购买于长沙赛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试工具

小铁铲、竹子、塑料管、温度计、皮尺、湿度计、白色塑料棚膜、黑色塑料地膜,均从长沙县榔梨镇集贸市场购买。

试验设计及调查方法

田间试验于2014年设在湖南农业大学农场草莓种植园内,选取地势高,土壤肥力均匀,墒情一致的地块建草莓棚,平整土地,建好种植隆。共设三个试验小区,每个试验小区设2个处理,即草莓和香菜间作种植区以及单种草莓区,每区面积20m2,其中香菜和草莓种植区采用起隆种植,隆与隆之间的间距为70-75cm,隆高20-22cm,隆底宽70-75cm,隆沟宽70-75cm,于每隆顶部种植1列草莓,草莓苗于8月25-31日种植,比香菜早4个月种植。在每隆草莓间种植香菜,两相邻草莓的株距为40-46cm,相邻香菜与草莓的株距为20-23cm,两相邻香菜的株距为40-46cm;同时,以不种植香菜,相同方式单独种植草莓区作为对照。田间不施用农药,常规水肥管理。

在草莓和香菜间作种植的次年2-4月份,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取20个果,2月1日进行第1次调查,以后每隔15d调查一次,共调查6次,观察发病情况,记录相关数据,计算病果率,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36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