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零拍连续波雷达阵列及其测角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20598.7 | 申请日: | 2015-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1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敏;于贵龙;王毅;高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G01S13/06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 地址: | 710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雷达 阵列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零拍连续波雷达阵列及其测角方法。
背景技术
连续波雷达常用于飞机测高计、近距防撞等场合,一般通过测频方式实现对目标的测速、测距功能。连续波雷达接收机较多采用零拍接收机结构,将信号直接从载频搬移到零频,具有结构简单的优势。由于不再经过中频,所以传统的I/Q正交下变频、数字下变频技术不能再继续应用,信号处理器直接处理的不再是复信号,而是实信号。如果采用I/Q双通道接收机的话,将使接收机的数目增加一倍,这对于阵列雷达来说,每个单元的接收机数目都要翻倍,将导致体积、功耗、散热、成本等一系列问题,代价难以接受。
对于连续波阵列雷达,如果信号处理器直接处理实信号,那么进行接收数字波束合成(DBF)时,将在正负角度上同时形成互相对称的两个波束,处理器无法判明目标到底处于哪个波束,也就无法确定目标的真实方位。本发明提出一种零频连续波阵列雷达结构及其信号处理方法,解决目标的测角问题。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连续波雷达通常采用零拍接收机,当零拍接收机应用于相控阵雷达时,由于每个接收通道只能提供实信号,当应用传统处理流程时,无法正确完成测角,而测角是雷达必备的一项基本功能,这制约了零拍接收机在连续波雷达阵列中的应用。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零拍连续波雷达阵列及其测角方法。
技术方案
一种零拍连续波雷达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天线、发射机、接收阵列天线、n个零拍接收机、n个A/D转换器、信号处理器和频率综合器;发射机的输出端接发射天线的输入端,接收阵列天线包括n个阵元天线,每个阵元天线连接一个零拍接收机后再连接一个A/D转换器,n个A/D转换器输出到信号处理器,频率综合器的输出信号功分两路,分别作为发射机的激励信号和零拍接收机的本振信号。
接收阵列天线的阵元天线之间的间距小于发射机工作频率对应波长的1/2。
在发射天线和接收阵列天线之间增加吸波材料或扼流槽。
一种采用所述的零拍连续波雷达阵列进行的测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发射机输出发射信号,发射天线对发射信号进行定向辐射,遇到目标产生回波信号,回波信号经过各接收通道的接收天线、零拍接收机、A/D转换器转化为数字信号;
步骤2:信号处理器对各接收通道的数字信号进行幅度、相位校正;
步骤3:将进行过幅度、相位校正后的各接收通道的数字信号分别进行数字波束合成;
步骤4:对各合成的数字波束分别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舍掉变换之后的负频率,保留正频率,对正频率取模;
步骤5:对取模后的正频率进行频域的目标检测;
步骤6:当检测到目标频点之后,进行目标频点在各个数字波束中的幅度最大波束和次大波束之间的比幅测角,确定目标角度。
步骤2中幅度、相位校正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参见“赵树杰.雷达信号处理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P319-320”。
步骤3中数字波束合成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参见“马晓岩,向家彬.雷达信号处理[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P78”。
步骤5中频域的目标检测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参见“何友,关键,彭应宁.雷达自动检测与恒虚警处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P259-260”。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零拍连续波雷达阵列及其测角方法,能够应用于零拍连续波雷达阵列,完成测角功能,促进零拍接收机在连续波雷达阵列中的实际应用。
附图说明
图1零拍连续波雷达阵列框图
图2测角方法实现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未经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05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