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装配围墙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16520.8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54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清胤;刘有良;彭杰;凌梓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征途建筑模架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7/16 | 分类号: | E04H17/16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周雅卿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装配 围墙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围墙结构及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拼装式围墙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围墙的施工不管是临时围墙,还是永久围墙,其由于工作面承“线性布置”,施工期处于施工场地平整前,以人工施工为主等特点,施工措施费的比重相当大,随着人工费的不断上涨,这一比重越发突出,同时对施工场地有基本的满足施工的要求。
如何减少施工措施费的比重成了减少围墙施工成本的突破口。
改“现场施工”为“预制装配”,是工程领域通行的做法。如钢结构在厂房施工中代替混凝土结构,板式家具代替榫卯结构的家具,单元式幕墙,装配式住宅等。
目前市场已有的拼装式围墙主要有:
1、采用菱镁技术的预制拼装围墙,主要针对围墙的上部结构;
2、使用AS装配式墙板的预制拼装式围墙;
3、涂塑组装围墙栏杆系列取代传统的焊接工艺,解决了当今建设单位和总包单位最为头疼的“易生锈”问题。
然而,上述三种技术,其共同的缺点是顾头不顾尾,只考虑对上部结构采用预制装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式装配围墙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的组合式装配围墙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对基础承台、基础柱和地梁的优化设计使围墙的组件实现工厂预制、现场组装的方式,减少现场施工的环节,减少对施工场地的要求,加快施工进度,减低工程造价。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装配围墙,具有基础承台、基础柱、地梁、墙柱和墙板,所述基础承台、基础柱、地梁、墙柱和墙板皆为预制件,所述基础柱竖直固定于所述基础承台上端,所述基础柱为空心且开设有地梁槽,地梁的两端通过地梁槽插于相邻的基础柱内,基础柱内设有预埋件,基础柱内浇筑混凝土,地梁的两端以及预埋件通过混凝土固定于基础柱,所述墙柱为空心,所述墙柱竖直连接于所述基础柱上端,所述墙柱内灌有混凝土,所述墙柱和所述基础柱两者通过混凝土和预埋件连接固定,所述墙板拼装固定于相邻墙柱之间。
较佳的是,所述地梁是横截面为T型的地梁,所述地梁槽为T型槽。
较佳的是,位于最上端的墙板的顶端拼装固定有压顶,所述墙柱的顶端拼装固定有柱帽。
进一步地说,所述基础承台为预制填充型截锥型薄壳基础,所述预制填充型截锥型薄壳基础具有圆台形硬质发泡塑料胎体和空心圆台形壳体,所述圆台形硬质发泡塑料胎体填充满所述空心圆台形壳体内部。
较佳的是,所述墙柱为EPS芯柱。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装配围墙的施工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一、定位放线后,挖土到设计标高,修平土面,保持土面为原装土;
二、在承台位置放置基础承台,承台定位后,复测承台顶面标高,计算出基础柱长度;
三、根据计算的基础柱长度截取基础柱外壳长度,裁出地梁槽,将基础柱与基础承台套接;
四、将地梁的两端放置于地梁槽中完成地梁安放,根据上部结构的需要放置预埋件,用专用夹具夹持基础柱的柱壳,再次复核基础的轴线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终凝后可回填土;
五、在基础柱上方接墙柱,墙柱调直后灌混凝土;
六、安装墙板。
较佳的是,在位于最上端的墙板的顶端安装压顶,在墙柱的顶端安装柱帽。
较佳的是,所述地梁是横截面为T型的地梁,所述地梁槽为T型槽。
进一步地说,所述基础承台为预制填充型截锥型薄壳基础,所述预制填充型截锥型薄壳基础具有圆台形硬质发泡塑料胎体和空心圆台形壳体,所述圆台形硬质发泡塑料胎体填充满所述空心圆台形壳体内部。
较佳的是,所述墙柱为EPS芯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组合式装配围墙主要由基础承台、基础柱、地梁、墙柱和墙板构成,通过对基础承台、基础柱、地梁、墙柱和墙板等的所有构件均实现预制,以及通过对基础承台、基础柱和地梁的优化设计,使围墙的组件实现工厂预制、现场组装的方式,大幅度地加快施工进度、大幅度减少周转材料的使用、减低施工难度、适应不同的地质条件,方便拆除,便于对土地的恢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组合式装配围墙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组合式装配围墙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步骤二中在承台位置放置基础承台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方法步骤三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方法步骤四中地梁安放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方法步骤五中接墙柱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征途建筑模架应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征途建筑模架应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65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