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承环组件镀铬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09985.0 | 申请日: | 2015-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2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乐;王祥宁;朱湘宁;江培勇;张晓峰;文钰;刘翔;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7/08 | 分类号: | C25D17/08;C25D7/04;C25D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8 | 代理人: | 段泽贤,严勇刚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承 组件 镀铬 方法 保护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镀铬方法及其专用夹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的圆筒状结构的支承环组件的镀铬方法及夹具。
背景技术
图1显示的是一种支承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该支承环组件呈圆筒状结构,该零件的上端具有一个凹槽11,凹槽11下方的外圆面A需要镀铬,其余表面需要保护起来,即需对内圆面和外圆非镀面进行保护。由于该零件为焊接组件,在镀铬过程中容易出现焊缝处(过渡区)无法镀上铬,影响铬层外观质量的问题。
另外,由于支承环组件的局部外圆面需要镀铬,现有技术又没有专用的夹具,在生产中需要进行繁杂的保护工序,耗费时间长,且内孔手工保护困难易发生漏铬问题。在镀铬过程中由于边缘效应倒角边缘铬层粗糙,影响后续加工和发动机装配。一次只能加工一个零件,导致生产周期长,影响加工效率。单个零件镀铬下部边缘粗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承环组件镀铬方法及夹具,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支承环组件镀铬方法,所述支承环组件呈圆筒状结构,所述支承环组件的上端具有一个凹槽,紧邻所述凹槽的下方具有一个镀铬外圆面;除所述镀铬外圆面需要镀铬之外,所述支承环组件的其余表面均无需镀铬;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所述支承环组件的表面进行清洁,并进行防锈以及消磁处理,零件表面应无污垢、金属屑、氧化皮、锈蚀、毛刺、裂纹、划伤、压坑及其他机械损伤,零件不许有剩磁,零件不允许有锐边;(2)对所述支承环组件进行化学除油;除油后先用流动温水冲洗:水温40℃~70℃;冲洗时间1min~3min,再用流动冷水冲洗:水温等于室温;冲洗时间1min~3min;冲洗之后进行水膜连续性检查,零件表面水膜在30s内应保持连续不破,否则重新进行化学除油;(3)提供一个夹具,所述夹具包括一个由两半金属圆环组合而成的保护环,一个金属制成的下盖板、一个金属制成的上盖板以及一个连接所述上、下盖板的金属制成的中心杆;将所述保护环设置在所述凹槽中以将所述凹槽遮挡住,并在所述保护环的外侧缠绕胶带;将所述中心杆从所述下盖板下侧向上穿过所述下盖板的下盖板中心孔,将至少一个所述支承环组件套在所述中心杆上并向下放置在所述下盖板上以覆盖所述支承环组件的下端面;将所述上盖板覆盖在所述支承环组件的上端面,使所述中心杆穿过所述上盖板的上盖板中心孔;然后用螺母拧紧所述中心杆的端部将所述上、下盖板连接成一体;(4)对所述支承环组件进行手工除油,用棉纱或毛刷粘去污粉,反复擦洗镀铬表面至除净油污为止;(5)将所述支承环组件除所述镀铬外圆面之外的其余表面用胶带缠绕保护起来;将所述夹具连同所述支承环组件放置到镀铬槽中,零件入槽后先预热3min~8min,然后先进行阳极腐蚀,阳极腐蚀电流为18A~27A,阳极腐蚀时间为30s~40s;阳极腐蚀后立即开冲电,冲电电流为63A~81A,冲电时间为60s~120s;然后再逐步将电流降至工作电流36A开始镀铬,镀铬温度为50℃~60℃;镀铬后先在回收槽中反复清洗,清洗温度为室温,清洗时间1min~3min,然后再用流动的室温冷水清洗,清洗时间1min~3min;(6)对所述支承环组件进行尺寸检查,若镀后尺寸不合格则重新进行补镀铬,补镀铬工艺如下:零件入槽后先进行阳极腐蚀:电流:18A~22.5A,时间:15s~30s;然后阴极活化:电流:5.4A~7.2A,时间:10min±2min;然后缓慢将电流升至工作电流:36A,温度:50℃~60℃;补镀铬后先在回收槽中反复清洗,清洗温度为室温,清洗时间1min~3min,然后再用流动的室温冷水清洗,清洗时间1min~3min;(7)所述支承环组件尺寸检查合格后,将零件从夹具上卸下,并将零件表面保护物、多余物清理干净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之后将零件吹干;(8)镀后8小时内除氢;除氢后对所述支承环组件涂抹防锈油,检验铬镀层合格入库。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化学除油温度为60℃~90℃,时间为5min~30min。
优选地,所述步骤7中,所述清洗步骤为:先用40℃~70℃的流动温水冲洗,冲洗时间1min~3min,再用室温的流动冷水冲洗,冲洗时间1min~3min。
优选地,所述步骤8中,除氢温度为190℃±10℃;时间≥3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99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