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中药外洗剂及护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06536.0 | 申请日: | 2015-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2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唐志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志君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A61P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膝骨性 关节炎 中药 洗剂 护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中药外洗剂。
背景技术
膝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以关节软骨进行性变性、破坏、关节骨端反应性增生为病理基础,具有疼痛、膝关节肿大、关节功能障碍等特点,以中老年人多见,目前尚无较理想的治疗方法。膝骨性关节炎病人,多数是长期用药,西药治疗主要为解热镇痛药,对胃刺激性大,增加胃部不适。采用中药外洗治疗,通过直接外洗患处,药物蒸气由皮肤渗入再通过受热扩张的毛细血管,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包括炎性滑膜组织、增生的关节表面,起到体外微量给药的作用,从而直接达到活血通络、止痛、祛风除湿、舒经通络等作用,蒸气本身的热作用可以使血管扩张,促进病变组织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痉挛,促进炎性反应递质吸收,缓解疼痛,滑利关节。并且副作用少,疗效比较明显,配制操作方便,价格低廉,可长期用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中药外洗剂。从其症状表现来看,当属于祖国传统医学之痹证、骨痹、膝痛等范畴,如内经曰: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古代和现代大多数医家均认为本病与肝肾亏虚、筋骨失养、风寒湿邪侵袭、痰瘀凝滞有关,属本虚标实、本痿标痹之证。故治疗应以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除湿、消炎止痛为主。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中药外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石瓜子莲10-20份、三匹叶30-40份、八月札15-25份、山桂花10-20份、丝瓜藤50-60份、木半夏根9-15份、铃茵陈9-12份、金刚口摆10-20份、水葫芦10-20份。
优选的:石瓜子莲15份、三匹叶35份、八月札20份、山桂花15份、丝瓜藤55份、木半夏根12份、铃茵陈11份、金刚口摆15份、水葫芦15份。
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按重量配齐,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
方中:石瓜子莲散瘀通经;三匹叶通经活血、舒筋止痛;八月札疏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山桂花滋补强壮,舒筋散血;丝瓜藤活血舒筋、健脾;木半夏根活血行气、补虚损;铃茵陈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金刚口摆清热利湿;水葫芦清热解毒、除湿、祛风热。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6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男性28例,女性32例;单膝48例,双膝12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59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年。
2、临床表现:膝关节肿胀和疼痛,运动初疼痛是典型特点之一,变换膝关节位置时产生疼痛,活动后可减轻,下蹲、上下楼梯等在负重位置时产生疼痛;膝关节功能障碍,伸直屈曲膝关节活动受限。
3、诊断标准:参照1986年美国风湿学会推荐的诊断标准,规定如下:(1)膝关节疼痛在就诊前1个月内大于或等于14天;(2)膝关节在活动时有摩擦音;(3)X线表示有骨赘形成;(4)膝关节周围有肿胀;(5)膝关节晨僵小于30分钟或30分钟;(6)年龄大于40岁或40岁;具备(1)-(3)或(1)(2)(4)(5)(6)即可诊断为膝骨性关节炎。外关节间隙明显狭窄或关节间形成骨桥连接而呈骨性强直者或合并骨肿瘤、骨结核等其它疾病者除外。
4、治疗方法:称取石瓜子莲15g、三匹叶35g、八月札20g、山桂花15g、丝瓜藤55g、木半夏根12g、铃茵陈11g、金刚口摆15g、水葫芦15g,制成汤剂,等药液温度降至38-42度时再熏洗膝关节20-30min,每日2次,15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5、疗效评定标:痊愈:膝关节肿胀、疼痛完全消失,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显效: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肿胀基本消失,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有效:疼痛、肿胀有所减轻,膝关节功能有所改善;无效:疼痛、肿胀无减轻,膝关节功能无改变。
6、治疗结果:本组60例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随访12个月,按上述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结果见表1,单膝有效率为91%,双膝有效率92%,治疗效果显著。
表1 中药外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称取石瓜子莲15g、三匹叶35g、八月札20g、山桂花15g、丝瓜藤55g、木半夏根12g、铃茵陈11g、金刚口摆15g、水葫芦15g,将上述中药按重量配齐,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
实施方式二:称取石瓜子莲20g、三匹叶40g、八月札15g、山桂花10g、丝瓜藤60g、木半夏根9g、铃茵陈12g、金刚口摆20g、水葫芦10g,将上述中药按重量配齐,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
实施方式三:称取石瓜子莲10g、三匹叶30g、八月札25g、山桂花20g、丝瓜藤50g、木半夏根15g、铃茵陈12g、金刚口摆10g、水葫芦20g,将上述中药按重量配齐,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志君,未经唐志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65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