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通过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90327.1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1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秦萌;颜枫;周磊;陶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央电视台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7 | 代理人: | 徐彩华 |
地址: | 10078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通过 检测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通过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车辆正常行驶时,正常情况下应当只有车辆的轮胎接触地面。当车辆经过一些凸起的路面时,容易发生车辆底盘与地面的突起物发生接触,导致底盘被刮蹭的情况,通常称之为托底。严重的托底有可能造成车辆底盘部件损坏,甚至将底盘顶起,对车身造成重大损害。
目前,在经过凸起的路面时,只能靠司机的经验来判断车辆是否可以安全通过该道路,而这种方式容易出现判断失误的情况。
现有技术不足在于:
现有车辆的道路通过性的判断完全依赖司机经验,容易判断失误。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通过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的道路通过性判断完全依赖司机经验、容易导致判断失误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通过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行走装置、第二行走装置和第一连系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行走装置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一支持杆,所述第一滚轮的中心与所述第一支持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持杆上设有第一固定装置;
所述第二行走装置包括第二滚轮和第二支持杆,所述第二滚轮的中心与所述第二支持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持杆上设有第二固定装置;
所述第一连系装置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与所述第一行走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系装置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与所述第二行走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系装置至水平地面的距离与车辆底盘至水平地面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一连系装置的长度与车辆的车轮间的轴距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车辆通过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车辆通过检测装置置于车辆将要行驶的路面上,通过每个行走装置的滚轮将所述车辆通过检测装置滚动于所述路面;
在滚动过程中,如果所述第一连系装置与所述路面发生碰触,则检测结果为如果所述车辆行驶于所述路面会发生托底情况;
如果滚动至所述路面结束时所述第一连系装置均未与所述路面发生碰触,则检测结果为如果所述车辆行驶于所述路面不会发生托底情况。
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辆通过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将第一行走装置、第二行走装置通过第一连系装置连接起来,第一连系装置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行走装置、第二行走装置的固定装置连接,由于第一连系装置至水平地面的距离与车辆底盘至水平地面的距离相同,从而可以通过第一滚轮、第一连系装置和第二滚轮更好地模拟出车辆的车轮和底盘;在使用时,首先将所述车辆通过检测装置置于车辆将要行驶的路面上,通过每个行走装置的滚轮将所述车辆通过检测装置滚动于所述路面;在滚动过程中,通过判断第一连系装置与路面是否发生碰触来检测如果车辆行驶于该路面是否会发生托底情况,实现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辆通过检测装置就可以检测出车辆是否可以安全通过路面的目的。
上述车辆通过检测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第三行走装置,所述第三行走装置包括第三滚轮和第三支持杆,所述第三滚轮的中心与所述第三支持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支持杆上设有第三固定装置;
第二连系装置,所述第二连系装置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与所述第二行走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系装置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固定装置与所述第三行走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系装置至水平地面的距离与车辆底盘至水平地面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二连系装置的长度为车辆的尾车轮圆心至车辆尾端的水平距离与车辆离去角的余弦值的商;
角度监控装置,位于所述第二行走装置的第二支持杆上,监控所述第二连系装置的角度变化。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车辆通过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车辆通过检测装置置于车辆将要行驶的路面上,通过每个行走装置的滚轮将所述车辆通过检测装置滚动于所述路面;
在滚动过程中,如果所述角度监控装置监控到所述第二连系装置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所述车辆的离去角,则检测结果为如果所述车辆行驶于所述路面会发生托尾情况;
如果滚动至所述路面结束时所述第二连系装置与水平面的夹角均小于所述车辆的离去角,则检测结果为如果所述车辆行驶于所述路面不会发生托尾情况。
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央电视台,未经中央电视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03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