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档手柄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89040.7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7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西嶋直人;加藤章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档 手柄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于车辆用变速器的换档轴的换档手柄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装配于换档杆亦即换档轴的上部的换档手柄构造,提出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的换档手柄装配构造:在换档杆的外周形成左右一对的两条卡止槽,并将大致Ω字状的销部件装配于设置在换档手柄主体的下筒部的左右一对的销嵌装槽。在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换档手柄装配构造中形成为:若将换档杆前端插入于换档手柄主体的插入孔,销部件到达形成于换档杆的卡止槽,则销部件的一对卡止弯曲部没入换档杆的一对卡止槽而被卡止。在换档手柄主体的下筒部,从下方装配有罩部件,罩部件的内侧面从外侧与销部件抵接,从而进行推压以使得销部件不会朝径向外侧扩开。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2536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换档手柄装配构造中,当在进行维护时等将换档手柄主体从换档杆卸下之际,需要进行用手指抓住销部件并从销嵌装槽拔出的作业。由于销部件具有弹性,因此需要慎重地进行从销嵌装槽拔出的作业,以免销部件弹出,可以说作业性并不好。
并且,在将换档手柄主体从换档杆卸下之际,为了用手指抓住销部件,需要使罩部件从换档手柄主体的下筒部起朝下方移动两根手指所能够进入的程度,需要制作出用于抓住销部件的空间。因此,若考虑到罩部件在换档杆的侧面滑动而损伤的可能性,则存在从罩部件装配于换档手柄主体时的罩下端位置起、至为了拔出销部件而使罩部件朝下方移动时的罩下端位置之间的换档杆侧面难以形成外观设计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种状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在换档轴装卸换档手柄主体的换档手柄构造、尤其是能够将换档手柄主体从换档轴容易地卸下的换档手柄构造。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换档手柄构造具备换档手柄主体和安装于换档手柄主体的下部的罩部件。换档手柄主体具有:插入孔,上述插入孔供轴插入;支承部,上述支承部支承固定部件,上述固定部件用于在插入到插入孔中的轴上对换档手柄主体进行止挡;以及安装部,上述安装部用于安装罩部件。罩部件具有:开口,上述开口供轴插通;以及卡止部,上述卡止部卡止于安装部。支承部将固定部件支承为能够朝轴的径向进行变形,固定部件卡止于轴的卡止槽,由此,换档手柄主体的朝轴的轴向的移动被限制,通过使罩部件相对于换档手柄主体相对旋转,使固定部件朝轴的径向变形,由此,固定部件与轴的卡止槽之间的卡止被解除。另外,卡止槽可以为一条。
根据该方式,能够提供一种通过使罩部件相对于换档手柄主体相对旋转就能够解除固定部件与轴卡止槽之间的卡止的换档手柄构造。借助该换档手柄构造,作业者无需将固定部件从换档手柄主体卸下,在保持将固定部件安装于换档手柄主体的状态下,通过使罩部件相对于换档手柄主体相对旋转就能够从轴将换档手柄构造卸下,作业性提高。
可以形成为:卡止部具有能够卡止于安装部的第1卡止部和第2卡止部。在第1卡止部卡止于安装部的第1状态下,罩部件与换档手柄主体之间的相对旋转被限制,在第2卡止部卡止于安装部的第2状态下,罩部件与换档手柄主体之间能够相对旋转。这样,卡止部和安装部至少能够以两个状态进行卡止,由此,能够使罩部件与换档手柄主体之间的安装状态成为不能相对旋转或者能够相对旋转的状态中的至少任一个。
可以形成为:罩部件具有止转壁部,换档手柄主体具有槽部。在第1状态下,止转壁部进入槽部,由此,罩部件与换档手柄主体之间的相对旋转被限制,在第2状态下,止转壁部从槽部退出,由此,罩部件与换档手柄主体之间能够相对旋转。
可以形成为:第1卡止部是在罩部件的内侧面形成于下部侧的下部突起部,第2卡止部是在罩部件的内侧面形成于上部侧的上部突起部,上部突起部的端部相比下部突起部的端部朝径向内侧伸出。通过使上部突起部的端部相比下部突起部的端部朝径向内侧伸出,为了解除换档手柄主体的安装部与上部突起部之间的卡止状态,需要比解除安装部与下部突起部之间的卡止状态的载荷大的载荷,因而,能够构成为:在解除安装部与下部突起部之间的卡止状态后安装部与上部突起部卡止并维持卡止状态。
可以形成为:罩部件还具有弯曲壁部,在罩部件与换档手柄主体相对旋转之际,弯曲壁部与固定部件的端部抵接而使固定部件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90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氟氧头孢钠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模块化多相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