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多孔金属器件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82532.3 | 申请日: | 2015-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9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冯雪英;赵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H9/14 | 分类号: | B23H9/14;B23H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多孔 金属 器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表面多孔金属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复合电极的制备:将Cu和CaCO3制成粒径为20~30um的颗粒,然后取Cu颗粒、CaCO3颗粒和聚乙烯醇水溶液以质量比8:1:1混匀制得混料,混料振实后经冷等静压成型制得复合电极,成型压力为130~150MPa,保压时间为20~30S;
(2)电极的细化处理:步骤(1)中制得的电极先用180#砂纸打磨,打磨时间为8~12min,然后依次用240#、320#、600#、800#砂纸打磨,直到表面光滑;
(3)电火花制孔:在电火花加工机床中设置磁力搅拌装置,在磁力搅拌装置的底座上放置绝缘的工作液槽,工作液槽的横截面呈圆形,磁力搅拌装置的搅拌子深入工作液槽中;
在工作液槽的底壁外设置第一磁铁,工作液槽内设置与第一磁铁相配合的金属压块,金属压块通过直径4~5mm粗的铜丝连接电火花加工机床的脉冲电源,金属压块上设置第二磁铁,将待加工的金属器件夹持在金属压块和第二磁铁之间;
打开磁力搅拌,脉冲电源的脉冲宽度大于50微秒、峰值电流小于4.2A,用电火花进行金属器件表面微孔的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多孔金属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聚乙烯醇水溶液由聚乙烯醇和水以质量比5:95混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多孔金属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混料振实环节中振动频率为20~22 Hz,振动时间为90~120S。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表面多孔金属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磁力搅拌的转速在500~80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25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