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复合菌种协同作用处理六价铬污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79005.7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5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许燕滨;屈毛毛;许诗慧;李亚飞;何晓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36 | 分类号: | C12N1/36;C12N1/20;C12N1/14;C02F3/34;C12R1/07;C12R1/645;C02F101/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媖 |
地址: | 51009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复合 菌种 协同 作用 处理 六价铬 污染 方法 | ||
1.一种利用复合菌种协同作用处理六价铬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铬污染土壤样品10 g加入到100 ml牛肉膏蛋白胨液态培养基中,30℃培养24 h,摇床转速为120 rpm;
(2) 取步骤(1)培养液1 ml转移进100 ml无机盐液态培养基,培养基中含六价铬20 mg/L,六价铬以重铬酸钾配制,30℃培养24 h,摇床转速为120 rpm;
(3) 取步骤(2)培养液 1 ml转移至100 ml无机盐液态培养基,培养基中含六价铬30 mg/L,六价铬以重铬酸钾配制,30℃培养24 h,摇床转速为120 rpm,以此类推其余条件不变以10 mg/L的增量,逐步增加六价铬的含量,直至六价铬浓度达到50 mg/L,培养24 h后得到驯化菌液;
(4) 取驯化菌液1 ml转移至9 ml无菌生理盐水中,稀释10倍,菌液依次梯度稀释至菌液浓度为10-7;
(5)从10-6、10-7 g两个稀释组中分别取0.1 ml涂布在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箱中30℃培养24 h;
(6)从上述步骤中分别挑取单菌落,平板划线纯化,得到一株芽孢杆菌Bacillus 和一株地霉菌Geotrichum,斜面保存备用;
(7)将芽孢杆菌Bacillus 和地霉菌Geotrichum单独培养,得到单一菌液,再将菌液按体积比1:1接种于同一污染水体中混合培养,用于处理六价铬污染,使混合菌能够处理酸性和碱性废水,扩大菌剂对进水酸碱度适应范围,酸性进水时,芽孢杆菌优先大量繁殖,代谢产物积累,溶液pH降低,为地霉菌生长创造条件,地霉菌开始大量繁殖,生物量的增加使六价铬含量及有机物含量快速降低,水质得到净化,而碱性进水时适宜地霉菌生长,地霉菌短时间内大量增殖还原、吸附六价铬,消耗有机质,水质得到净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复合菌种协同作用处理六价铬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芽孢杆菌Bacillus 和地霉菌Geotrichum单独培养包括如下步骤:挑取制备好的芽孢杆菌Bacillus 和地霉菌Geotrichum分别在含有40mg/L六价铬的100 ml无机盐培养基中培养,各取1 ml菌液同时加入pH为2、4、6、7、8、10的150 ml无机盐培养基中,其中六价铬含量为40mg/L,摇床转速为120 rpm, 温度为30℃培养,每隔一定的时间取样5 ml,在9280×g离心力作用下离心15 min,取上清液,稀释10倍后按标准法HJ687-2014测定并计算六价铬残留量。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复合菌种协同作用处理六价铬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牛肉膏蛋白胨液态培养基的成分为:牛肉膏3 g/L、蛋白胨10 g/L、氯化钠5 g/L、水1 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复合菌种协同作用处理六价铬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3)所述无机盐液态培养基成分为0.5g/L K2HPO4,1g/L KH2PO4, 0.5g/L MgSO4,0.01g/L CaCl2,1g/L NH4Cl,0.01g/L FeSO4, 1.0g/L NaCl,0.003g/L MnSO4,5g/L葡萄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复合菌种协同作用处理六价铬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牛肉膏蛋白胨固态培养基为牛肉膏蛋白胨液态培养基中加入15~25 g琼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复合菌种协同作用处理六价铬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依次梯度即每次取前一步骤的稀释液加入到9 ml无菌生理盐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900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淫羊藿苷的新用途
- 下一篇:生产L‑组氨酸的方法及其专用重组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