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代萘型木脂素在制备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78639.0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0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郑承剑;秦路平;韩婷;张巧艳;蒋益萍;蒲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11 | 分类号: | A61K31/11;A61P19/02;A61P29/00;A23L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代萘型木脂素 制备 类风湿性关节炎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苯代萘型木脂素化合物VNL(6-羟基-4β-(4-羟基-3-甲氧基苯基)-3α-羟甲基-7-甲氧基-3,4-二氢-2-萘醛)在预防或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疾病之一,被称为“不死的癌症”。RA是一种以多关节受累、滑膜炎症、骨与软骨破坏等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炎性疾病,其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普遍认为与遗传、感染和免疫调节等因素紊乱密切相关(ImbodenJB.Theimmunopathogenesisofrheumatoidarthritis.AnnuRevPatholMechDis2009,4:417-434.)。我国RA的患病率约0.3%-0.4%,约有400万患者,病程5-10年致残率为60%,晚期90%患者丧失社会劳动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是成人劳动力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DaiSM,HanXH,ZhaoDB,ShiYQ,LiuY,MengJM.Prevalenceofrheumaticsymptoms,rheumatoidarthritis,ankylosingspondylitis,andgoutinShanghai,China:aCOPCORDstudy.JRheumatol2003,30:2245-2251.),因此造成了很多家庭问题以及巨大的社会负担。现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和细胞因子类生物制剂的治疗。一般认为外科手术只适用于晚期畸形病例,且费用昂贵,对机体创伤较大;化学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抗风湿药和糖皮质激素等的长期应用会引起胃肠道不适、骨髓抑制、肝损伤、高血压等严重的不良反应;生物制剂在干预病变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同样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干扰机体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从而产生较大的毒性和破坏机体防御作用的风险(1.张义浜,刘志敏,熊凌霜.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法研究进展.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5,21(增刊):88-94.2.DoanT,MassarottiE.RheumatoidArthritis:AnOverviewofNewandEmergingTherapies.JClinPharmacol2005,45:751-762.)。因此,寻求高效低毒的防治RA的药物仍是世界医学界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和难题。
6-Hydroxy-4β-(4-hydroxy-3-methoxyphenyl)-3α-hydroxymethyl-7-methoxy-3,4-dihydro-2-naphthaldehyde(6-羟基-4β-(4-羟基-3-甲氧基苯基)-3α-羟甲基-7-甲氧基-3,4-二氢-2-萘醛,代号VNL)是从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黄荆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ZhengCJ,TangWZ,HuangBK,HanT,ZhangQY,ZhangH,QinLP.Bioactivity-guidedfractionationforanalgesicpropertiesandconstituentsofVitexnegundoL.seeds.Phytomedicine2009,16:560–567.),化合物结构式如式(I)所示。化合物VNL属于苯代萘型木脂素,该类成分为牡荆属植物中的特征性成分(ZhengCJ,LiHQ,RenSC,XuCL,RahmanK,QinLP,SunYH.PhytochemicalandpharmacologicalprofileofVitexnegundo.PhytotherapyResearch,2015,DOI:10.1002/ptr.5303.)。
本发明人已就黄荆子提取物及其在预防或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或食品中的应用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并获得专利权,专利号为CN201110186425.2,发明名称为“黄荆子提取物及其用途”,授权公告号为CN102258633B。
本发明人已就苯代萘型木脂素类化合物(包括VNL、VitedoinA、VitedoamineA或VitrofolalF)在制备抗辐射药物中的应用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并获得专利权,专利号为CN201110186436.0,发明名称为“苯代萘型木脂素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辐射药物中的应用”授权公告号CN102349886B。
至今未见化合物VNL(6-羟基-4β-(4-羟基-3-甲氧基苯基)-3α-羟甲基-7-甲氧基-3,4-二氢-2-萘醛)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的报道。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86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治疗肺癌的药物组合物
- 下一篇: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