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宽带雷达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7972.X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3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纪奕才;王友成;叶盛波;高云泽;张锋;方广有;张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5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曹玲柱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背腔 发射 超宽带雷达 绝缘介质板 天线 接收侧组件 发射天线 接收天线 上部开口 向上开口 侧组件 盖设 制备 金属材料 蝶形天线 宽带特性 天线整体 同一水平 耦合 墙面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宽带雷达天线。该超宽带雷达天线包括:发射侧组件和接收侧组件。其中,发射侧组件包括:向上开口的发射侧金属背腔1;盖设于发射侧金属背腔上部开口的发射侧绝缘介质板16;制备于发射侧绝缘介质板表面的发射天线2。接收侧组件包括:向上开口的接收侧金属背腔7;盖设于接收侧金属背腔上部开口的接收侧绝缘介质板17;制备于接收绝缘介质板表面的接收天线6;其中,发射侧金属背腔1和接收侧金属背腔7通过金属材料固定连接,所述发射天线2和接收天线6处在同一水平面上。本发明超宽带雷达天线采用带金属背腔的平面蝶形天线,天线整体尺寸较小,且与墙面耦合良好,具有良好的宽带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行业雷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宽带雷达天线。
背景技术
超宽带雷达技术是一种具有良好分辨率和穿透深度的雷达探测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墙体内或墙后的隐蔽目标进行非侵入式探测。在市政工程、建筑行业质量检测、道路病害等行业,超宽带雷达技术能够高效准确作业,有助于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可靠性,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尤其在建筑中,水电布线、钢筋浇筑等质量检测、隐患排除中,超宽带雷达技术大有用武之地。
超宽带雷达技术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研究起步较晚,多侧重于理论研究、实验室样机研制等。经过几十年发展,国内的一些科研机构、工程院所引进和自主研制了雷达样机,促进了我国超宽带雷达技术的发展。天线作为一个关键子系统,受到了众多关注。天线的作用在于将发射电信号转换为电磁波辐射到媒质中,再接收来自媒质中的回波。天线的性能直接决定雷达系统的探测距离和精度。墙体内目标探测一般集中在管线,钢筋等目标物,分辨单元一般在厘米级,要求天线具有大带宽、工作中心频率一般为1~3GHz。同时,穿墙目标探测的应用范畴要求天线具有紧凑的结构,便于手持式作业,所以无载频脉冲体制的雷达作为首选。这也进一步要求雷达天线具有拖尾少、低振铃的时域特性。
目前应用于穿墙目标检测的天线多为阻抗加载平面蝶形天线、TEM喇叭天线和Vivaldi天线。但是,TEM喇叭天线和Vivaldi天线一定程度上都存在天线与墙面耦合不太好的问题,而且一般体积较大,不利于系统的便携式设计。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宽带雷达天线,以解决天线和墙面耦合不太好的问题,并且增强其便携性。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超宽带雷达天线包括:发射侧组件和接收侧组件。其中,发射侧组件包括:向上开口的发射侧金属背腔1;盖设于发射侧金属背腔上部开口的发射侧绝缘介质板16;制备于发射侧绝缘介质板表面的发射天线2。接收侧组件包括:向上开口的接收侧金属背腔7;盖设于接收侧金属背腔上部开口的接收侧绝缘介质板17;制备于接收绝缘介质板表面的接收天线6;其中,发射侧金属背腔1和接收侧金属背腔7通过金属材料固定连接,所述发射天线2和接收天线6处在同一水平面上。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超宽带雷达天线采用带金属背腔的平面蝶形天线,并采用吸波海绵加载的方式,天线整体尺寸较小,且与墙面耦合良好,具有良好的宽带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超宽带雷达天线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超宽带雷达天线中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超宽带雷达天线的VSWR仿真曲线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超宽带雷达天线应用于钢筋探测测试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发射侧金属背腔; 2-发射天线
3、5-支撑架; 4-金属连接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79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容耦合馈电的透明纳米材料天线
- 下一篇:一种可用于手持设备的智能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