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度、耐腐蚀纤维网格BMC材料锚固体系及锚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275091.4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3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兵;岳清瑞;陈文永;丁一;阳涛;黄宇刚;李荣;陈烈;刘宗全;胡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2 | 分类号: | E04C5/12;E04G23/02;E01D22/00;E21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左明坤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腐蚀 纤维 网格 bmc 材料 锚固 体系 方法 | ||
1.高强度、耐腐蚀纤维网格BMC材料锚固体系,包括锚固件(10)和锚栓(11),所述锚固件(10)包括自上而下固定在一起的上部压片(1)、中间固定片(2)、底部垫片(3),所述上部压片(1)的相邻两个侧面分别与所述中间固定片(2)、底部垫片(3)的相应侧面对齐,所述锚固件(10)的中部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孔洞(101),所述锚栓(11)为敲击式膨胀锚栓,包括锚钉(6)和套筒(7),所述锚钉(6)位于所述套筒(7)内,所述套筒(7)的外径略小于所述孔洞(101)的内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压片(1)、底部垫片(3)外露的表面上均设有凹凸不平的纹路(4),所述套筒(7)的底部被与所述套筒(7)的轴向平行的缝隙分割为3部分,分隔开的所述底部受挤压时能够张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耐腐蚀纤维网格BMC材料锚固体系,其特征在于:分隔开的所述底部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凹纹(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耐腐蚀纤维网格BMC材料锚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101)的外周设置有圆形凹槽(5),所述凹槽(5)的外径略大于所述套筒(7)帽头的外径,深度略小于所述帽头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强度、耐腐蚀纤维网格BMC材料锚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7)的材质为锌,所述锚钉(6)的材质为不锈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度、耐腐蚀纤维网格BMC材料锚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10)采用BMC材料一体浇注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强度、耐腐蚀纤维网格BMC材料锚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压片(1)、底部垫片(3)均为长度30mm,宽度30mm,厚度4mm的薄片,所述中间固定片(2)为长度20mm,宽度20mm,厚度为6mm的薄片,所述孔洞(101)的直径为6mm。
7.利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强度、耐腐蚀纤维网格BMC材料锚固体系的锚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被加固构件的混凝土表面凿毛,并吹掉浮灰和松动的石子,然后在混凝土表面放置FRP网格,根据设计要求在所述FRP网格的节点处用电钻打孔,并吹掉孔内浮灰;
2)放置所述锚固件(10),将所述中间固定片(2)顶在所述FRP网格的节点处,使中间固定片(2)相邻的两个侧面与所述节点处的网格表面贴合,所述上部压片(1)、底部垫片(3)将所述FRP网格夹持在中间;
3)放置所述锚栓(11),将所述套筒(7)穿过所述孔洞(101)伸入混凝土基体上的孔洞内,敲击所述锚钉(6)的顶部,使所述锚钉(6)在所述套筒(7)内向下运动,直至所述锚钉(6)整体落入套筒(7)内且所述套筒(7)的底部张开,锚固在混凝土基体内,此时,完成一个节点处的锚固;
4)重复上述步骤1)至3),在其他节点均匀安装所述锚固件(10)和锚栓(11),最终完成整个FRP网格的锚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509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踏步连接结构及可调节式踏步
- 下一篇:太阳能气流发电阳光大棚的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