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隧道检测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3416.5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9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森;申法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腾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5/08 | 分类号: | B61D15/08;B61D4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俊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隧道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隧道检测车。
背景技术
目前,隧道病害大多采用地质雷达进行检测。进行检测时,由专门一个人手持天线,站在机械或轨道车上,然后将地质雷达天线贴到二衬混凝土面上,同时,下面一个人手持地质雷达主机,如此一来,通过机械或轨道车的行走,便可对隧道二衬混凝土的病害进行数据采集。
而对于隧道混凝土强度的检测,则采用回弹仪或取芯。操作者站在地上或机械上进行操作。
然而,以上两种检测方式,存在如下弊端:
1、存在安全隐患。无论是站在机械上还是轨道车上,在行走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效率低下:每次只能检测一条线,如需要检测多条线,只能进行重复操作,且检测速度缓慢;
3、由于人工操作的不稳定性,采集的数据普遍存在误差率大的状况。
综上原因,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必要对现有的隧道病害和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方式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隧道检测车,主要解决现有检测隧道病害和混凝土强度的方式存在安全隐患、效率低下和数据误差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铁路隧道检测车,包括具有驾驶室和底盘的轨道车车体,以及均设置在驾驶室内的PC机和地质雷达主机,所述轨道车车体内分别安装有隧道病害检测机构、隧道混凝土检测辅助机构、隧道内轮廓照明系统、裂缝检测系统和热像图绘制系统,所述驾驶室内安装有与PC机;所述隧道病害检测机构、裂缝检测系统和热像图绘制系统均与PC机连接。
具体地说,所述隧道病害检测机构包括安装在轨道车车体上部并分别对应隧道拱顶和两侧拱腰的第一液压装置、第二液压装置和第三液压装置,以及安装在底盘上且分别对应隧道底部左、中、右侧的第四液压装置、第五液压装置和第六液压装置;所述第一液压装置、第二液压装置、第三液压装置、第四液压装置、第五液压装置和第六液压装置各自的端部均通过弹簧机构连接一地质雷达天线,所有的地质雷达天线均通过数据线连接至地质雷达主机。
具体地说,所述隧道混凝土检测辅助机构包括安装在轨道车车体上部的第七液压装置和第八液压装置;所述第七液压装置和第八液压装置各自的端部均安装有工作台。
具体地说,所述热像图绘制系统包括三台沿轨道车车体垂直轴线方向设置的红外热像仪;所有的红外热像仪均通过数据线连接至PC机。
进一步地,,所述隧道内轮廓照明系统包括十台设置在轨道车车体上部、且呈扇形分布、并位于红外热像仪后方的LED光源。
作为优选,所有的LED光源瓦数均为100瓦。
具体地说,所述裂缝检测系统包括五台设置在轨道车车体上部、且呈扇形分布的工程摄像机;所有的工程摄像机均通过数据线连接至PC机。
再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包括安装在轨道车车体两侧的轨道,以及均可在轨道上滑行组成用于将隧道病害检测机构、隧道混凝土检测辅助机构、隧道内轮廓照明系统、裂缝检测系统和热像图绘制系统全部收纳在其中的封闭货厢的第一移动货厢棚和第二移动货厢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在轨道车上集成GPS系统、隧道病害检测机构、隧道混凝土检测辅助机构、隧道内轮廓照明系统、裂缝检测系统和热像图绘制系统,并在软硬件结合的基础上,利用各个机构和设备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隧道二衬混凝土裂缝、渗漏水和空洞等病害的一次性自动检测,其不仅避免了工人手动检测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的稳定性、效率、精确度和速度。
(2)本发明各个系统的组成设备布置合理、数量合适,在符合隧道构造特点和满足检测要求的同时,很好地避免了成本的浪费,实现了技术与成本之间的相对平衡。
(3)本发明还设置了第一移动货厢棚和第二移动货厢棚,在无需检测时,利用第一移动货厢棚和第二移动货厢棚在轨道上滑动所形成的封闭货厢,可以将各个机构和系统均收纳在其中,从而不仅可以对各个电子设备进行保护,而且可以使整个轨道车从外部上看与普通带货厢棚的轨道车并无差别。
(4)本发明性价比高、功能全面、且自动化程度高,因此,本发明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适于在铁路、城市轨道等隧道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隧道内轮廓照明系统、裂缝检测系统、热像图绘制系统的设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滑轨、第一移动货厢和第二移动货厢的设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腾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腾路桥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34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音风道及轨道车辆
- 下一篇:牵引电机弹性悬挂转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