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生金矿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2714.2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1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邦胜;周立杰;苏立峰;王海北;谢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22B3/18 | 分类号: | C22B3/18;C22B3/06;C22B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蓝智辉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5 | 代理人: | 陈红,杜秀科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生 金矿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生金矿的处理方法,尤其涉及用微生物处理原生金矿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已探明储量的金矿资源中,中等品位矿石矿床及中、小型矿床占绝大多数,高品位矿床及大型金矿床数量很少,尤其缺乏超大型金矿床资源。随着金矿资源的不断开发,中、高品位的金矿资源量越来越少,低品位甚至是特低品位金矿床的开发利用越发重要,使堆浸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与铜矿堆浸很早就工业应用相比,金矿堆浸的发展历史是比较短的,但是金矿堆浸的发展速度却是十分迅速的。美国是世界上用堆浸法提金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当今堆浸黄金产量最多的国家。1967年美国27矿务局提出用堆浸法处理低品位含金氧化矿石,1971年开始应用于生产现场,获得成功。特别是80年代初制粒堆浸技术被推广以来,黄金回收率不断提高,生产成本显著下降。现代美国堆浸黄金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60%,堆浸已成为当今美国黄金生产的重要支柱。现在国内已有多个矿山采用堆浸技术提取黄金,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难处理低品位硫化金矿因其金价值太低,不能用常规方法经济地回收,通常先用浮选等机械选矿方法富集,然后对其精矿进行预处理,使金暴露出来,再用常规氰化浸出等方法回收,成本高、流程长。生物冶金工艺具有设备少、易操作、反应温和、建设周期短、基建投资少、生产成本低、产品价值高、工艺流程简单等优点,适于处理低品位低硫硅质金矿和含炭硅质金矿。即利用微生物的催化作用,将矿物冶炼从高温高压及强酸强碱的苛刻化学条件下改变为常温常压及低酸低碱的温和反应。且反应过程无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排放,溶液循环利用,环境友好,节约了处理废弃物的成本;工艺过程矿石无需细磨,可大幅度降低能耗,符合节能减排的发展要求。生物冶金技术能较经济地处理常规法难以处理的某些低品位原生金矿,提高资源利用率,拓宽找矿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对原生金矿的浸出方法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原料成本及生产成本低,节能环保,经济效益显著的原生金矿的生物预氧化-氰化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原生金矿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矿石破碎:控制入柱粒级为-25mm~-50mm;
(2)菌种活化:将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T.f)活化,活化温度为25~35℃,摇床转速100~200r/min,培养基为9K培养基,调节pH至1.5~2.1;
(3)菌种驯化:将活化后的氧化亚铁硫杆菌用磨细至-43um占90%以上的原生金矿驯化,矿浆浓度依次为5%、10%、15%、20%和25%,培养条件与活化条件相同;
(4)矿石酸淋:用pH值1.5~2.5的稀硫酸淋洗矿石,直至流出液的pH值与稀酸淋液相同;
(5)原生金矿的生物预氧化:在室温下向矿堆中加入驯化好的菌种,接种量为10%~30%,体系的pH和电位分别控制在1.5~2.5和400~600mv,流出液经补加培养基和部分菌种后,返回加入矿堆;
(6)矿堆清洗浸出:生物预氧化结束后,用清水洗柱,然后用氰化盐(例如NaCN、KCN)溶液进行金的浸出,控制氰化盐溶液的pH为10~11,喷淋速率为15~25L/(m2·h),流出液补加碱和氰化盐后循环使用。
本发明中粒径表示的“-”是指该数值以下,例如-25mm是指25mm以下。本发明中所涉及的比例或百分比,除另有说明的以外,均为质量比。
进一步地,步骤(4)中滴淋速率为10~50L/(m2·h)。
进一步地,步骤(5)中体系的铁含量控制在2~12g/L。
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循环菌液中的细菌浓度不低于106个/ml。
进一步地,步骤(6)中所述循环氰化盐溶液中CN-浓度不低于0.02%。
本发明与现有工艺相比,具有工艺简单、原料成本及生产成本低、节能环保等优点,是一种经济效益显著的原生金矿的生物预氧化-氰化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生产方法详述如下:
1.菌种活化和驯化
用9K培养基在30℃下对菌种活化和驯化,得到氧化效果较好的驯化菌种。
2.生物预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未经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27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