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生金矿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2714.2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1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邦胜;周立杰;苏立峰;王海北;谢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22B3/18 | 分类号: | C22B3/18;C22B3/06;C22B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蓝智辉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5 | 代理人: | 陈红,杜秀科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生 金矿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原生金矿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矿石破碎:控制入柱粒级为-50mm;
(2)菌种活化:将氧化亚铁硫杆菌活化,活化温度为25~35℃,摇床转速100~200r/min,培养基为9K培养基,调节pH至1.5~2.1;
(3)菌种驯化:将活化后的氧化亚铁硫杆菌用磨细至-43μm占90%以上的原生金矿驯化,矿浆浓度依次为5%、10%、15%、20%和25%,培养条件与活化条件相同;
(4)矿石酸淋:用pH值1.5~2.5的稀硫酸淋洗矿石,直至流出液的pH值与稀酸淋液相同;
(5)原生金矿的生物预氧化:在室温下向矿堆中加入驯化好的菌种,接种量为10%~30%,体系的pH和电位分别控制在1.5~2.5和400~600mV,流出液经补加培养基和部分菌种后,返回加入矿堆;
(6)矿堆清洗浸出:生物预氧化结束后,用清水洗柱,然后用氰化盐溶液进行金的浸出,控制氰化盐溶液的pH为10~11,喷淋速率为15~25L/(m2·h),流出液补加碱和氰化盐后循环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控制入柱粒级为-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滴淋速率为10~50L/(m2·h)。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体系的铁含量控制在2~12g/L。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循环菌液中的细菌浓度不低于106个/ml。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循环氰化盐溶液中CN-浓度不低于0.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未经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271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