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类固废及危废燃烧制汽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1908.0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6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董磊;徐鹏举;常加富;于杰;刘兆远;张兆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百川同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7/00 | 分类号: | F23C7/00;F23C5/08;F22B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质类固废 燃烧 工艺 | ||
1.一种生物质类固废及危废燃烧制汽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向燃烧炉内送入燃气和空气进行燃烧;其中的所述空气送入包括三次配风,沿所述燃气的前进方向依次为一次配风、二次配风和三次配风,所述一次配风靠近所述燃烧炉的进气端,所述三次配风靠近所述燃烧炉的出气端;所述燃气的送入位置介于所述一次配风和所述二次配风之间;所述二次配风采用沿所述燃烧炉圆周切向均布的多只气路,自所述燃烧炉外至内部;所述燃烧炉为卧式,所述燃气的送入采用燃气旋流器,所述一次配风采用空气旋流器,所述燃气旋流器和所述空气旋流器的旋转方向为同向,所述燃气旋流器的导向叶片与燃气导管轴向的第一夹角为锐角,所述空气旋流器的导向叶片与燃气导管轴向的第二夹角为锐角;
S2、将所述步骤S1中燃烧产生的尾气送入制汽设备回收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类固废及危废燃烧制汽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次配风采用沿所述燃烧炉圆周切向均布的多只气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类固废及危废燃烧制汽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还在所述燃烧炉内对气体进行扰流稳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类固废及危废燃烧制汽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的大小为15-45度,所述第二夹角小于所述第一夹角5-1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类固废及危废燃烧制汽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卧式燃烧炉中采用立式圆柱体用于扰流稳燃,包括设置在所述燃气旋流器和所述一次配风之间的一级稳燃柱,和设置在所述二次配风和所述三次配风之间的二级稳燃柱。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生物质类固废及危废燃烧制汽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燃烧炉为立式,所述燃气的送入采用燃气旋流器,所述燃气旋流器包括多只沿圆周切向均布的支路,且各支路管径按照到主燃气进口的距离远近依次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质类固废及危废燃烧制汽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立式燃烧炉中采用双锥形多孔稳燃塔用于扰流稳燃;所述双锥形多孔稳燃塔包括两个层叠的锥形稳燃体,所述锥形稳燃体的小径端朝向所述燃烧炉的出气端,所述锥形稳燃体上开设有多个沿其轴向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质类固废及危废燃烧制汽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扰流稳燃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一次配风机构和所述二次配风机构之间的一级稳燃塔,设置在所述二次配风机构和所述三次配风机构之间的二级稳燃塔,和设置在所述三次配风机构上方的三级稳燃塔;在二级燃烧室和所述三次配风之间进行引燃。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质类固废及危废燃烧制汽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包括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及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包括倒锥形的下部连接部分,和正锥形的上部连接部分;所述下部连接部分的大径端连通于所述一级燃烧室的出气端,所述上部连接部分的小径端连通于所述下部连接部分的小径端,所述上部连接部分的大径端连通于所述二级燃烧室的进气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百川同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百川同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19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