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性解吸‑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法快速检测蜂蜜中毒死蜱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262973.7 申请日: 2015-05-22
公开(公告)号: CN104897767B 公开(公告)日: 2017-11-21
发明(设计)人: 罗丽萍;陈焕文;刘星星;黄学勇;方小伟;郭夏丽;罗火林 申请(专利权)人: 南昌大学
主分类号: G01N27/68 分类号: G01N27/68;G01N1/28
代理公司: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6115 代理人: 施秀瑾
地址: 330031 江西省***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中性 解吸 喷雾 萃取 电离 质谱法 快速 检测 蜂蜜 毒死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蜂蜜中毒死蜱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毒死蜱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高效广谱有机磷农药,既可以杀螨,又可做卫生除虫药,主要用于蔬菜果树、棉花等多种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但对蜜源植物的威胁较大。毒理学研究表明,毒死蜱具有显著抑制胆碱酯酶活性的作用,对小鼠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害,并具有一定的致畸作用。蜂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分析研究表明,毒死蜱在蜂蜜中的残留超标现象普遍存在。中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也是蜂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蜂蜜中的毒死蜱残留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蜂蜜出口的首要因素,严重危害国民食品安全及经济的发展。

目前,常用的毒死蜱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法、气质联用法等。这些方法一般都需要复杂的样品预处理过程,具有操作步骤繁琐、费时等缺陷,给蜂蜜中毒死蜱的检测带来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对蜂蜜中毒死蜱残留直接检测的方法。本发明在无需样品预处理的条件下,对蜂蜜中的毒死蜱直接进行快速检测。本发明采用毒死蜱的三级串联碎片进行定量分析,避免假阳性,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本发明所述的检测方法是借助常规的LTQ-XL型线性离子阱质谱仪和中性解吸-电喷雾萃取电离(neutral desorption-extractive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ND-EESI)源进行含毒死蜱蜂蜜样品的检测。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性解吸-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直接检测蜂蜜中毒死蜱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加标蜂蜜配制:称取待测样品蜂蜜,待用;

加标蜂蜜配制:平行几份称取与待测样品蜂蜜等重的无毒死蜱蜂蜜,分别加入梯度浓度的毒死蜱溶液,搅拌均匀,成加标蜂蜜,待用;

将待测样品蜂蜜及加标蜂蜜均用保鲜膜封口65℃水浴5min;待蜂蜜冷却到室温,进行检测;

(2)中性解吸—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检测:将ND-EESI-MS设置为正离子检测模式,质谱检测扫描范围为m/z 50~400;以甲醇水溶液为中性解吸试剂;电离电压3.5kV;离子传输管温度为300℃;雾化气为氮气,压力为1.0MPa;萃取剂甲酸:甲醇:水体积比1:2:2,流速为4μL/min;

碰撞诱导解离实验时,毒死蜱母离子m/z 352宽度设置为1.2Da,碰撞能量30%,碰撞持续时间为30ms;二级m/z 324离子宽度设置为1.4Da,碰撞能量为15%,碰撞持续时间为30ms,以三级m/z 296作为定量离子;

其它参数采用LTQ-MS系统自动优化;喷雾溶剂通道与水平面夹角为30°,溶剂喷雾口与质谱口距离为0.5cm;为保证样品分子最大限度与试剂离子进行碰撞并发生反应,两喷雾通道夹角α保持60°,样品喷雾口与质谱入口距离d为0.5cm,β角如图1所示;

(3)是否含有毒死蜱的判断:如果在m/z 352的三级碎片中有m/z 296离子信号峰,说明样品中有毒死蜱;

选择m/z 352的三级特征碎片离子m/z 296进行定量分析,以加标蜂蜜中毒死蜱浓度为横坐标,以m/z 296的绝对信号强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得出待测样品蜂蜜中毒死蜱的浓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检出限更低,对蜂蜜中毒死蜱的检出限为1.64ng/mL。(2)采用三级信号作为定量信号,避免了假阳性。(3)本发明方法采用甲酸:甲醇:水(1:2:2)喷雾进行中性解吸,解吸效率高,提高了目标信号的强度。(4)实现了蜂蜜的原位分析,无需对样品进行预处理。(5)使实现直接快速的蜂蜜污染物检测技术的应用成为可能,为蜂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ND-EESI实验装置图。

图2为本发明毒死蜱(100ng/mL)的MSn谱图,图中,(a)为毒死蜱甲醇溶液一级质谱图,(b)为毒死蜱甲醇溶液串联质谱图,(c)为加标蜂蜜毒死蜱一级质谱图,(d)为加标蜂蜜毒死蜱串联质谱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29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