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体式污水污泥深度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59539.3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7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饶宾期;卢锡龙;万延见;何如涛;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25/12 | 分类号: | B01D25/12;C02F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7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污水 污泥 深度 脱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污泥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双体式污水污泥深度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产物,当前污水处理后产生的大量污泥需要进一步处理,脱水是污泥处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将污泥内大部分水分脱除,使固体高度富集,大幅减少污泥体积以节省投资,提高污泥热值和节约能源,对于污泥的减量化及后续处置具有重要意义。脱水一般可分为机械脱水及干化脱水,干化脱水通过消耗大量的热量将污泥中的水分蒸发从而实现污泥的深度脱水,机械脱水是最有效、能耗最少的脱水方式,当前采用调理及机械方法对污泥进行深度脱水一般情况下可使含水率达到80%-60%。
机械脱水方式及设备主要有带式过滤脱水、离心脱水、板框压滤脱水三大类,带式过滤脱水通过絮凝、重力脱水、楔形脱水、低压脱水、高压脱水,带之间的挤压实现连续性脱水,脱水后的滤饼含水率约在75%-80%。离心脱水是利用固液两相的密度差,通过高速旋转的离心加速度使固相和液相分离,达到离心沉降,采用离心脱水泥饼含水率一般在80%左右。板框压滤脱水通过螺杆泵将污泥进行挤压,水分通过滤布,而污泥在板框内,压榨的压力一般在1.6Mpa,隔膜板框压滤机脱水的污泥含水率一般在60%左右。脱水设备还有碟螺脱水机、钢带机,碟螺脱水机利用动环和静环之间形成的过滤空间实现脱水,但不擅长颗粒大、硬度大的污泥的脱水,污泥含水率在75%-80%之间。
超高压弹性压榨机是一种压力更大,效率更高的压滤设备和固液分离设备,整个过程主要分为进料--弹性压榨--接液--卸料等四个过程。首先为进料过滤,由进料泵将物料输送到滤室,进料的同时借助进料泵的压滤进行固液分离,即一次过滤;弹性压榨,设备的一端固定,另一端通过液压油缸施加外界压力,通过弹性传力装置(弹簧)压缩滤室空间进行压榨,即二次压榨;滤液排出,通过移动接液盘将进料过滤和弹性压榨过程中滤出的滤液排出,为下一步卸料让出空间;自动拉板,自动拉板机构通过传动及拉开装置上的传动链,滤饼自动脱落,由下部的运输设备运走,主要设备有机架及控制系统、滤板及滤布系统、自动拉板机构、接液机构。该设备压力直接来自液压油缸的压力,为直接压榨,压榨压力可达到5-7 MPa单批次工作周期为1.0~1.5h,工作效率为隔膜压滤机的3-4倍。该设备的弹簧需要经受交变载荷,且载荷非常大,对于弹簧的要求较高,同时该设备的压力较大,对于动力系统要求高。
对于当前大量在使用的可将污泥脱水至含水率80%左右的脱水设备(带式机、叠螺机、离心机等)来说,将这些设备全部替换成污泥深度脱水或者超高压脱水设备来说,投入较大且对现有正在使用的设备来说是一种较大的浪费。所以,发明一种可与这些设备配套使用的进而实现二次深度脱水的设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处理后污泥含水率高、对动力要求高、能耗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耗低、实现二次深度脱水以进一步降低污泥含水率的双体式污水污泥深度脱水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以下结构的双体式污水污泥深度脱水装置,包括两个深度脱水子装置和挤压传动系统,所述的两个深度脱水子装置对称分设于挤压传动系统的两侧,每个深度脱水子装置均包括筒体、储料仓、设置在筒体内的挤压板和设置在筒体底部的底板,所述的挤压板与底板之间形成压滤腔,所述的储料仓位于压滤腔上方并与其相连通;所述的底板上设有供压滤腔内水分排出的排水机构;所述的挤压传动系统包括动力传动机构、推拉板、第一肘杆和第二肘杆,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与推拉板连接以带动推拉板运动,所述的第一肘杆和第二肘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推拉板的两侧,第一肘杆和第二肘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相应的挤压板上;
所述的深度脱水装置还包括用于送料的螺旋输送装置,所述的螺旋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段和第二输送段,第一输送段和第二输送段的螺旋旋向相反,二者的出料口分别与两个深度脱水子装置的储料仓对应,在螺旋输送装置的中间上方设置有进料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95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蜂胶快速压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波‑蒸发装置、应用及应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