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体内血液循环环境生物介入材料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4025.2 | 申请日: | 201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0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英;简爱侦;魏来;曾峥;黄楠;催园园;谭建英;黄思悦;许方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51200 | 代理人: | 张澎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内 血液循环 环境 生物 介入 材料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材料实验设备,具体涉及半体内血液评价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动物体植入器械在应用于临床之前,须对其进行相容性的评价。尤其是血液循环系统植入器械如血管支架,心脏瓣膜等直接与血液接触的器械,进行血液相容性评价尤为必要。
目前,对植入器械进行评价的方式主要是植入动物体内进行评价,这样的方式不仅植入过程繁琐,需要有专业的解剖学知识,并且对动物体伤害巨大,有违人道主义。因此,发明一种既能在体外进行评价,又能模拟动物体内环境的装置便势在必行。相容性实验往往需要在不同的动物受体上进行,以取得更为全面的数据,因此,同一个装置还应该能满足不同动物受体血液流量等参数不同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半体内血液循环环境生物介入材料实验装置,并使之具有使用方便,构造简单的特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半体内血液循环环境生物介入材料实验装置,用于生物医学工程动物体植入器件的血液相容性评价,其特征在于,由底板1和与底板相扣合的盖板 (2)构成,底板盖板扣合形成通道3,即通道由分别位于盖板和底板的上下两部分拼合而成;通道内部设置有嵌入待植入器件的凹槽4;通道两端分别设置有通过软管分别接入动物血管的近心端和远心端的软管接口5。
进一步地,本发明具有一个以上的通道。
这样,本发明不同直径的通道可以对不同大小的腔体进行评价,使用方便,构造简单;器件放置完成之后通道内部还是一个平滑的圆形管腔,更贴近动物体血管流体状态下的剪切力,流速,方向等状态;可以在体外完成评价,避免了植入程序的繁琐,最大程度上减小了对动物体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专利的一个实施例关合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移开盖板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尺寸标注为mm)。
图3为嵌入器械及完成软管安装后的整体纵向剖视图。
图4为嵌入器械及完成软管安装后的整体横向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的结构细部图,(尺寸标注为mm)。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三通道血液评价装置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三通道半体内血液评价装置如图1所示,三个通道的内径由小到大一次为3mm、3.5mm、4mm以适应兔狗猪三种不同受体动物血液评价的需求。如图2所示,凹槽的纵向长度为5mm,同一通道相邻两凹槽之间的间距为5mm,凹槽凹入深度为0.5mm。通道两端设置纵向长度5mm,半径比相应通道半径增大0.5mm的软管插入口,确保内径与通道内径一致的软管能顺利插入。
底板嵌入待评价器械,与盖板粘合之后插入软管形成内径一致的如图3 所示的通道。底板厚度6mm,盖板厚度6mm,总厚度12mm。圆形通道及凹槽的各1/2均布在底板和盖板之上。装置宽32mm,长75mm。
在实际操作上,可采用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受体动物的体型,血流量等选择直径合适的通道,将待评价器械嵌入底板通道凹槽内。
步骤二、将盖板与底板粘合,盖板上的凹槽与待评价器械紧密配合,底板,盖板,待评价器械一起形成圆形通道。
步骤三、将装置放入保温箱中,温度调与受体动物体温一致,保温足够时间,待装置温度升到与受体动物体温一致。
步骤四、通道两端接入软管,输入端接入动物近心端,待血液流出输出端排净通道中的空气后将输出端接入受体动物的远心端。
步骤五、保持血液循环,完成血液评价。
显然,实施使用本发明时还应配合相应的配套设施和技术手段,本发明文本的叙述中已将这些相应的配套设施和技术手段视为常规的技术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的关于形式和细节的种种显而易见的修改或变化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40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