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10367.0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0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何卫华;蒋红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智通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224 | 分类号: | H01L31/022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45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
背景技术
由于太阳能是一种绿色、环保之能源,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性相较于其他能源小,因此有愈来愈多国家鼓励发展太阳能电池。而太阳能电池中,以硅为主要材料的电池可分为晶硅太阳能电池与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其中,晶硅太阳能电池之光电转换效率高,常运用于户外或者可大面积设置之场合。但晶硅太阳能电池之制造成本较高,因此在一些小面积或者对于电池转换效率要求不用太高的应用场合上,则可以选择使用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以符合使用需求并节省生产成本。
目前太阳能电池一般都采用平面结构,而太阳光在一天中并不是固定角度照射,通常需要设置聚光结构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聚光结构或者其他类似作用的结构的引入会导致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成本上升,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接受各个方向的太阳光并将太阳光能量转换为电能的太阳能电池,并且不额外增加其它制造工序。现阶段的太阳能电池片为基础的光伏电站已经被广泛采用,因此设计一种不需要聚光结构或者转动结构的太阳能电池能够大幅度减少光伏电站的制造成本,从而更有利于对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制造一种固定的充分利用各角度太阳光的太阳能电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基底、底电极、底层透明导电层、功能层、顶层透明导电层、栅电极层,所述基底为柱形基底,所述底电极、底层透明导电层、功能层、顶层透明导电层、栅电极层依次形成在所述基底上,所述底电极、底层透明导电层中具有第一沟槽,所述功能层中具有第二沟槽,所述顶层透明导电层、栅电极层中具有第三沟槽;
所述顶层透明导电层包括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在外层并且具有大于3.0eV的带隙,第一透明导电层具有2.0~3.0eV的带隙;
所述功能层具有p型材料层和n型材料层,具有1.2~2.0eV的带隙。
进一步地,所述底层透明导电层与柱形基底之间还包括抗反射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中还包括金属纳米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纳米颗粒为金纳米颗粒或银纳米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基底和底电极之间还包括绝缘性封装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电池各个层的厚度在柱形基底径向上相等,所述太阳能电池的形状与柱形基底保持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柱形基底还可以换成其它曲面衬底。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明导电材料为氧化锌。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明导电材料为氧化锌、氮化镓或碳化硅。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层还包括制绒表面。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能够在不增加额外聚光机构或转动机构的前提下,保持太阳能组件静止时,也能够将各个方向照射的太阳光转换成电能,其节省了制造其它辅助机构的成本,从而降低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建造成本,而各层的带隙选择能够进一步提高陷光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轴向截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径向截面示意图。
图中:1-基底,2-抗反射层,3-底电极,4-底层透明导电层,5-功能层,6-顶层透明导电层,7-栅电极层,8-第一沟槽,9-第二沟槽,10-第三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基底1、底电极3、底层透明导电层4、功能层5、顶层透明导电层6、栅电极层7,所述基底1为柱形基底1,所述底电极3、底层透明导电层4、功能层5、顶层透明导电层6、栅电极层7依次形成在所述基底1上,所述底电极3、底层透明导电层4中具有第一沟槽8,所述功能层5中具有第二沟槽9,所述顶层透明导电层6、栅电极层7中具有第三沟槽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智通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智通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03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