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接触角测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89585.0 | 申请日: | 2015-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2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顾家铭;蒋武强;沈雪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安轴承有限公司;无锡双益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26 | 分类号: | G01B1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接触角 测量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接触角测量仪,属于轴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轴承接触角是角接触球轴承重要的结构参数,接触角是衡量角接触轴承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值决定了轴承的轴向和径向承载能力。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验证明,对于精密主轴用角接触球轴承,特别是配对用轴承,其接触角度值的大小及一致性,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轴系的刚度、旋转精度及使用寿命。
由轴承几何学可知,球轴承接触角与原始径向游隙(设计游隙)之间有以下几何关系:
式中:Gr为轴承原始径向游隙;
fi为内圈沟曲率半径系数;
fe为外圈沟曲率半径系数;
DW为钢球直径。
根据上式,可以通过检测轴承的径向游隙计算球轴承接触角。但是此种接触角的计算是建立在轴承零件具有理想几何形状基础上的。在实际生产中, 原始游隙与实际游隙、轴承套圈的沟曲率半径有一定的公差范围和测量误差,因此通过上式计算出的接触角一般误差较大。
由轴承运动学可知,轴承内圈固定外圈旋转时,轴承接触角与轴承保持架转速、外圈转速有以下关系:
式中:DPW为钢球节圆直径;
DW为钢球直径;
nc为轴承保持架转速(转数);
ne为轴承外圈转速(转数)。
目前,在国内有几种轴承接触角测量仪,都是运用上述轴承动力学原理测量。以前的测量仪驱动机构,一般都是电机驱动,之后再用减速机构,对电机转动速度进行减速;加载机构一般都是杠杆、凸轮和砝码联合加载,或者气缸加载;通过光电传感器的光线打在被测轴承保持架上来测量保持架转数;而外圈转数是通过电机间接计算过来的。不过上述测量仪存在以下缺点:
1.传动链太长,传动稳定性不好,轴承转动平稳性不好,测量重复性不好,容易损坏被测轴承;
2.杠杆、凸轮和砝码联合加载,加载力与轴承中心线有偏移,轴承内外圈容易产生偏摆角,影响测量精度,容易损坏被测轴承;
3.光电传感器射出的光线打在被测轴承保持架上光点太大,光电传感器只能测量被测轴承保持架大概旋转一圈,却不能很精确,测量误差较大,不能测量微型轴承和高精度要求轴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接触角测量仪,能够使角接触球轴承接触角测量仪测量接触角测量精度更高,被测轴承损坏程度更小,测量重复性好,测量效率更高,使用更加方便,为角接触球轴承配对使用,整个轴系的刚度、旋转精度及使用寿命的提高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接触角测量仪,主要由加载机构、定位驱动机构、测量控制部分组成;所述加载机构由伺服电机、丝杆、螺母、弹簧和负荷拉杆构成,所述伺服电机与丝杆相连,丝杆与螺母形成丝杠螺母传动,一个拉力传感器安装在螺母上方,弹簧安装在拉力传感器与负荷拉杆之间;所述定位驱动机构由中空旋转平台和主轴组成,被测轴承安装在主轴的卡座内,负荷拉杆压在被测轴承内圈上,固定被测轴承内圈,主轴安装在中空旋转平台上;所述测量控制部分由激光位移传感器和工业计算机组成,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中空旋转平台,拉力传感器和伺服电机分别与工业计算机控制箱相连。
所述伺服电机、丝杆、拉力传感器、弹簧、被测轴承和负荷拉杆在同一中轴线上。
所述中空旋转平台是直接驱动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发明选择直接驱动,传动链短,传动平稳,测量时轴承稳定,测量结果更为准确;
2.本发明选择伺服电机、丝杠、拉力传感器和弹簧联合加载,加载力与轴承中心线重合,加载稳定,受环境影响因素小,不易损坏被测轴承,能够任意设置加载力大小;
3.本发明使用的激光位移传感器能够准确测量被测轴承保持架旋转一圈,能测量微型轴承和高精度要求轴承接触角大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角接触球轴承接触角测量仪的一个实施例的测量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详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安轴承有限公司;无锡双益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天安轴承有限公司;无锡双益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95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