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茯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85284.0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6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秦光月;王先有;侯桂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康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82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温室 大棚 栽培 茯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茯苓的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茯苓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茯苓属多孔菌科植物,多生于赤、马尾松根部。外皮薄而粗糙,呈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干燥菌核入药。茯苓的主要成分为茯苓聚糖、茯苓酸、蛋白质、组氨酸、麦角醇、钾盐等,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之功效。众多医疗科研单位的研究资料证明,茯苓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即“抗老素”和“抗癌素”。因此,茯苓的大力栽培和系列开发有着极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我国人工栽培松茯苓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有人进行大面积人工栽培松茯苓,但是,现有的栽培技术中,栽培种的生物转化率仅为15%-20%,生长周期长,通常在200-240天才能采收,而且原材料的消耗较大,每产一吨鲜茯苓,需要5吨松木原材料,生产成本高。
现有技术中采用常规的覆土栽培法,露天条件下,袋料温度和土壤湿度都不能控制,冬天需要多盖土防冻,夏天则温度过高,需要喷水降温,无法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雨天过多还会造成烂苓,产量降低,而且人畜踩动也会严重影响茯苓生长。
申请号为201010569073.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室内袋栽茯苓培育方法,将菌袋放于室内沙地中培养,但室内沙地的面积有限,不适合大规模种植茯苓,而且沙地的场地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茯苓的方法,本发明生产成本低、四季均可栽培茯苓、生长周期短、生物转化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茯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段木:选取新鲜无霉变的松树木,锯成33-35厘米长的段木,削去粗皮并晒干,扎成5kg/捆的干松木段;
2)制作辅料:将重量百分比为77%的全干松木屑、20%的米糠或麸皮、1%的白糖、1%的石膏、0.5%的过磷酸钙、0.5%的硫酸镁混合,再加入上述混合物总重的110-120%的水搅拌均匀,备用;
3)制作栽培种:先将步骤1)的干松木段放入清水中浸泡10-12小时,捞起沥去多余水分,浸泡后松木段的含水量达到60%后,再将上述步骤2)中的辅料充分拌匀,保持料内含水量在60%,向30厘米×60厘米×6.5丝米的聚乙稀塑料袋中装入5cm厚的辅料,再将浸泡的松木段装入袋中,袋内上部同样装入5cm厚的辅料,扎好袋口,进行高温灭菌;
4)接种:将灭菌好的菌袋从灭菌锅内起出,放入洁净的操作室,待灭菌袋内温度降到28℃以下后,再把菌袋搬入接种箱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茯苓二级种的接种,接好种后及时放入26-28℃的增养室内进行恒温培养,20-30天后菌丝长满全袋,制得菌袋;
5)选择并整理场地:选择向阳、土壤疏松、坡度低于60°、排水性好的地块作为栽培地,深挖场地30-50厘米,整细土壤;
6)搭建温室大棚:在整理好的场地上搭建温室大棚,并挖设排水沟;
7)布置白蚁诱杀点:在每亩地的四周深挖4-6个底面积为1-1.5㎡、深度为60cm的土坑,在坑内堆放白蚁喜食的营养料及茯苓菌种,喷施白蚁灵粉或水剂白蚁药,加盖好新鲜松枝叶,再用土覆盖;
8)覆土栽培:将步骤4)中制得的菌袋一端的薄膜划开一条口,向开口处插入一根新鲜全干且长30cm的树枝引木,再将菌袋顺坡排放于上述温室大棚的土坑中,每行土坑宽一米,每排放两包菌袋,菌袋上插有引木的一端靠近土坑的侧壁,盖土10-15厘米厚,保持料内温度为28-30℃,土壤中含水量为55-70%。
优选地,所述松树木为松树根、松树兜、松树尾或松树枝边角料。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高温灭菌为高压高温灭菌,将菌袋在0.15MPa的压强下灭菌4-5小时。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高温灭菌为常压高温灭菌,将菌袋在100℃下灭菌14-16小时,停火后静养6-8小时。
优选地,所述步骤5)的场地为果园地、阔叶林地、旱地或农村山区地。
优选地,所述步骤7)中的温室棚在夏季盖有遮阳网。
优选地,所述步骤7)中的温室棚在冬季盖有塑料薄膜。
优选地,所述步骤7)中土壤含水量为55-65%。
优选地,所述步骤7)中土壤含水量为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康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康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52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攀爬网的椭圆花盆
- 下一篇:平菇立式覆土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