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测试路面灌缝材料粘结疲劳性能的设备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67100.8 | 申请日: | 2015-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7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鑫;袁腾;况栋梁;夏慧芸;孙增智;高莉宁;宋莉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 地址: | 71006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试 路面 材料 粘结 疲劳 性能 设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测试路面灌缝材料粘结疲劳性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1)和设置在底座(1-1)之上的振动平台(1),底座(1-1)与振动平台(1)之间通过若干均匀布置的弹簧(1-5)相连接,振动平台(1)的底部安装有两个转速可调的电机(2),两个电机(2)的输出轴分别通过齿轮与固定在振动平台(1)上的垂直偏心轴(2-1)和水平偏心轴(2-2)相啮合;
振动平台(1)的上方设置有测试装置,测试装置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其中,测试装置的固定端包括固定在振动平台(1)上的测试固定端底座(3)以及固定在测试固定端底座(3)上方的测试固定端试件卡槽(3-4),测试装置的活动端包括测试活动端底座(4)以及固定在测试活动端底座(4)上方的测试活动端试件卡槽(4-5);
测试时,测试固定端试件(6)固定在测试固定端试件卡槽(3-4)内,测试活动端试件(5)固定在测试活动端试件卡槽(4-5)内,且测试固定端试件(6)与测试活动端试件(5)之间通过粘结界面(7)相连接;用于记录粘结界面(7)破坏时间的分离时间记录仪(8)设置在测试固定端底座(3)上;
其中,测试活动端底座(4)通过若干均匀布置的万向轮(4-2)设置在振动平台(1)上;测试活动端试件卡槽(4-5)通过测试活动端垂直固定螺杆(4-4)固定在测试活动端底座(4)上;测试活动端试件(5)通过测试活动端水平固定螺杆(4-1)固定在测试活动端试件卡槽(4-5)内;
底座(1-1)固定在试验台上,且底座(1-1)与试验台之间还设置有橡胶防滑层(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试路面灌缝材料粘结疲劳性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弹簧(1-5)的上端均通过上侧弹簧固定管(1-4)固定在振动平台(1)的底部,每个弹簧(1-5)的下端均通过下侧弹簧固定管(1-3)固定在底座(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试路面灌缝材料粘结疲劳性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测试固定端底座(3)通过测试固定端底座固定螺丝(3-2)固定在振动平台(1)上;测试固定端试件卡槽(3-4)通过测试固定端垂直固定螺杆(3-3)固定在测试固定端底座(3)的上方;测试固定端试件(6)通过测试固定端水平固定螺杆(3-1)固定在测试固定端试件卡槽(3-4)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试路面灌缝材料粘结疲劳性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测试活动端底座(4)上还设置有测试活动端配置(4-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试路面灌缝材料粘结疲劳性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振动平台(1)上设置有两套测试装置和分离时间记录仪(8)。
6.一种用于测试路面灌缝材料粘结疲劳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测试路面灌缝材料粘结疲劳性能的设备,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将路面材料制成300mm*300mm*50mm的标准车辙板试件,用两块车辙板试件的间隙模拟路面裂缝再经过切槽处理之后的状态,接着将两块车辙板分别通过固定螺杆固定在测试装置的固定端和活动端;
步骤二、用定量路面灌缝材料将两块一定间距的车辙板粘结在一起,并且在室温下养生24h,以备后续试验使用;
步骤三、将分离时间记录仪固定在粘结界面上,将记录仪清零,开启振动平台同时开始计时,在试验进行的过程中,根据具体预设程序变换振动频率和振动方向,直到粘结界面破坏,此时两块车辙板试件分离,读出分离时间记录仪所记录的破坏时间;
步骤四、用粘结界面破坏的时间、振动平台的振动等级及粘结界面破坏等级综合评定路面灌缝材料粘结疲劳性能;粘结界面破坏的时间直接由分离时间记录仪读出;振动平台的振动等级由预先设定的振动模式确定;试验结束时暴露出来的界面即为灌缝材料粘结界面的破坏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710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