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54496.2 | 申请日: | 201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0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孙剑;曾娟;张云侠;程俊;陈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C25D11/02;B32B9/04;B32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周建秋;王浩然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胶件 腐蚀孔 阳极氧化膜层 纳米微孔 手机壳体 金属壳 面表层 内层 树脂组合物 阳极氧化 抗腐蚀 耐磨 防摔 制备 填充 和面 连通 | ||
1.一种手机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塑胶件及与塑胶件结合的金属壳本体,所述金属壳本体与塑胶件结合的面表面含有阳极氧化膜层,所述阳极氧化膜层具有内层和面表层,所述面表层与塑胶件相对,所述面表层内含有腐蚀孔,所述腐蚀孔的孔径为200nm-2000nm,所述阳极氧化膜层的内层含有因阳极氧化而产生的纳米微孔,所述纳米微孔的孔径为10-100nm,所述腐蚀孔与纳米微孔连通;形成所述塑胶件的树脂组合物填充于所述纳米微孔和腐蚀孔中;所述腐蚀孔为刻蚀液对氧化膜层表面进行腐蚀所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孔的孔径为200-1000nm;所述刻蚀液选自pH=10-13的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孔的孔径为400-1000nm;所述刻蚀液为pH=10-13的单一碱性溶液或复合缓冲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孔的深度为0.5-9.5um;所述刻蚀液为Na2CO3、NaHCO3、NaOH、K2CO3、KHCO3、KOH的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或所述刻蚀液为可溶性磷酸氢盐和可溶性碱的混合溶液;或所述刻蚀液为氨水溶液、肼水溶液、肼衍生物水溶液、水溶性胺系化合物水溶液、NH3-NH4Cl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氧化膜层的厚度为1-10u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微孔的深度为0.5-9.5um;所述塑胶件和金属壳本体的结合力为1211N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件包括塑胶壳体,所述塑胶壳体位于金属壳本体的端部,与金属壳本体在一直线上接合,所述塑胶壳体的端面与金属壳本体的端面接触结合,所述金属壳本体与塑胶壳体的端面接触结合的端面表面含有阳极氧化膜层,形成所述塑胶壳体的树脂组合物填充于阳极氧化膜层的所述纳米微孔和腐蚀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结合的面宽为0.2mm-1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壳体沿金属壳本体内表面延伸出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金属壳本体的内表面表面结合,所述金属壳本体与加强筋表面结合的部分内表面含有阳极氧化膜层,形成所述加强筋的树脂组合物填充于阳极氧化膜层的所述纳米微孔和腐蚀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件包括塑胶贴片,所述塑胶贴片位于金属壳本体内表面,与金属壳本体的内表面表面结合,所述金属壳本体与塑胶贴片表面结合的部分内表面含有阳极氧化膜层,形成所述塑胶贴片的树脂组合物填充于阳极氧化膜层的所述纳米微孔和腐蚀孔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机壳体,其特征在于,金属壳本体上与塑胶贴片接触的部分开设有用于透出信号的开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件包括用于手机内部部件安装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位于金属壳本体内表面与金属壳本体表面结合,所述金属壳本体与安装支架表面结合的部分内表面含有阳极氧化膜层,形成所述安装支架的树脂组合物填充于所述纳米微孔和腐蚀孔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上含有用于定位的卡扣及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449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分配器可调节联接安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压开关柜通道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