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35774.X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4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杜衍晓;王凤娟;孔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衍晓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31/14;A61K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 中药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痛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流行性腮腺炎多发于冬春季节,以儿童和少年发病率为最高。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感受风湿邪毒所致,邪毒从口鼻而入,侵犯少阳胆经,热毒蕴结经脉,郁结不散,气滞血瘀。因足少阳之脉起于内眦,上抵头角下耳后,绕耳而行,故见耳下腮部漫肿,坚硬作痛。因初起邪犯肺胃,故伴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肺卫失和症状及咽喉疼痛之胃热上冲见证,少阳与厥阴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之脉下绕阴器,热毒由少阳传及厥阴,则可见睾丸或卵巢肿痛。如温毒炽盛,窜入营分,陷于心包,犯胃侵脑,则可发生壮热、头痛、呕吐、痉厥、昏谵、肢强等(脑膜炎、脑炎)。近年来尚可有气阴耗伤心肾,引起心悸,胸闷,喘促等证(并发心肌炎)。流行性腮腺炎病发急骤,病因为腮部炎时邪毒壅阻,与气血相搏,凝滞于耳下腮部。病发时腮部的一侧或双侧均可发生肿胀,其特点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边缘不清,外表不红,触之有压痛及弹性感,张口不利,咀嚼疼痛,腮腺管口可见红肿。
按照西医的治疗方法,一般用抗病毒,消炎的药物来处理,消肿慢,退热缓,效果不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配方,通过中药调理,解表散风、理气活血化瘀、清热泻火、消肿散结,制成贴膏,贴于患处,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具有较好的效果。
本发明的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
大青叶3-5份、千只眼2-3份、广防风2-5份、佛肚花3-5份、生藤2-3份、金爪儿3-5份、扇子七3-5份、山紫苑3-5份、蓍草3-5份、水珠草3-6份、秃疮花2-3份、薜荔3-5份、仙桃草3-5份、红头草2-3份和铅丹30-50份。
作为优选,按如下重量份数配制:
大青叶4份、千只眼3份、广防风3份、佛肚花4份、生藤2份、金爪儿4份、扇子七4份、山紫苑4份、蓍草4份、水珠草5份、秃疮花3份、薜荔4份、仙桃草4份、红头草2份和铅丹40份。
本发明的中药,按下述步骤制备:
第一步、在容器中倒入60-70重量份芝麻油,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浸泡15天;
第二步、将容器中经过浸泡的药材和芝麻油倒入铁锅中,先文火,后武火进行加热熬制,熬制过程中不断搅拌,使药物均匀受热,至膏油滴水成珠时,过滤去渣;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经过过滤的膏油再用细绢布过滤,待用;
第四步、将铅丹30-50份和第三步中经过过滤的膏油放入铁锅中进行加热,加热至黑色即可;
第五步、使用时,将第四步加工过的药膏至于容器中,用水浴、文火、熔化,待膏药熔化后,用竹筷团起膏药,均摊与6cm×10cm的白棉布上,即为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膏药。用法:膏剂50g/盒,根据病变范围,在医生指导下取适量药物,外敷患处。6-12小时更换一次。注意事项:1、对上述诸药过敏者禁用。2、孕产妇慎用。
药理分析:
大青叶:苦,寒。归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温邪入营,高热神昏,发斑发疹,黄疸,热痢,痄腮,喉痹,丹毒,痈肿。
千只眼:辛、微苦,微温。祛风解表,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用于感冒发热,支气管炎,哮喘,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跌打瘀血肿痛,皮肤瘙痒,湿疹,毒蛇咬伤,疟疾,胃痛,水肿等。
广防风:辛、苦,微温。祛风解表,理气止痛。用于感冒发热,风湿关节痛,胃痛,胃肠炎;外用治皮肤湿疹,神经性皮炎,虫蛇咬伤,痈疮肿毒。
佛肚花:微苦,平。解表,祛风,活血,消肿毒。
生藤:甘,温。祛风通络,行气止痛。用于感冒、支气管炎,风湿关节疼痛,胃痛。
金爪儿:酸、苦,凉。止血解热,理气活血,拔毒消肿,定惊止搐。主治跌打损伤,无名肿毒,刀斧伤。
扇子七:涩辛,平,有毒。祛风解毒,理气镇痛,调经活血,截疟。治皮肤瘙痒症,无名肿毒,间日疟,月经不调,劳伤。
山紫苑:苦,温。润肺,化痰,止咳。支气管炎,咳喘,肺结核,咯血。
蓍草:辛、苦,平。有小毒。解毒消肿,止血,止痛。用于风湿疼痛,牙痛,经闭腹痛,胃痛,肠炎,痢疾;外用治毒蛇咬伤,痈疖肿毒,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水珠草:味辛;苦;性平。宣肺止咳;理气活血;利尿解毒。主外感咳嗽;脘腹胀痛;痛经;月经不调;经闭;泄泻;水肿;淋痛;疮肿;瘭疽;癣痒;湿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衍晓,未经杜衍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57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