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密度的眼动注视点测定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34571.9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0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震中;陈秀;王英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2 | 代理人: | 严彦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密度 注视 测定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密度的眼动注视点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轨迹点分类阶段和轨迹点聚类阶段,
所述轨迹点分类阶段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1.1,输入测试图片的眼动轨迹点数据;
步骤1.2,根据步骤1.1输入的眼动轨迹点数据,对其中属于注视点的各轨迹点进行分类,实现如下,
步骤1.2.1,根据步骤1.1输入的眼动轨迹点数据,计算每个轨迹点的速度Velocity;
步骤1.2.2,根据预先设置的阈值Threshold_V,将速度大于阈值的轨迹点设置为相应标签fixation,速度小于阈值的轨迹点设置相应标签为saccade;
步骤1.2.3,将时间上连续的标签为fixation的轨迹点归为同一类,得到若干类别,将标签为saccade的轨迹点全部舍弃;
所述轨迹点聚类阶段包括对每个类别分别执行以下子步骤,
步骤2.1,输入一类轨迹点数据G={g1,g2,…,gn},其中gi为该类中第i个轨迹点,包含四个参数<x,y,t,d>,包括平面坐标位置x和y、记录时刻t、停留时间d,i的取值为1,2,…,n,n为该类别所包含轨迹点的个数;
步骤2.2,计算输入的各轨迹点之间的欧式距离,构成距离矩阵Dist,第i个点和第j个点之间的欧式距离为Dist(i,j),公式如下,
其中,(xi,yi)表示第i个点的图像平面坐标位置,(xj,yj)表示第j个点的图像平面坐标位置,序号i的取值为1,2,…,n,j的取值为1,2,…,n;
步骤2.3,基于步骤2.2所得的距离矩阵Dist统计每个轨迹点半径r内的累计关注时间密度,设第i个点的半径r内的累计关注时间密度记为Densityr(i);
步骤2.4,根据步骤2.3所得各个轨迹点半径r内的累计关注时间密度,确定最大密度值max(Densityr);
步骤2.5,确定密度等于最大密度值的轨迹点序号集d,得到密度等于最大密度值的轨迹点的数目N,设g1,g2,…,gn中密度等于最大密度值的轨迹点的序号记为d1,d2,…,dN,ds为d中第s个轨迹点,s的取值为1,2,…,N,
d={d1,d2,…,dN}
ds={ds∈N|Densityr(ds)=max(Densityr)}
步骤2.6,求密度为最大密度值的轨迹点集的质心如下,得到注视中心点,
其中,Pdensest为所求的注视中心点坐标,为该类别中序号为ds的轨迹点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457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