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光时域反射分析仪表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89048.9 | 申请日: | 2015-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3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朱天全;鲍胜青;颜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奥普维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71 | 分类号: | H04B10/071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何自刚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时域 反射 分析 仪表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检测光时域反射分析仪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路检测单元、短光纤检测单元、盲区检测单元、衰减检测单元、动态范围检测单元、智能切换单元、控制单元和显示单元,其中,
所述开路检测单元,与智能切换单元相耦接,用于验证所述光时域反射分析仪表在没有接上光纤时,检测结果为零;
所述短光纤检测单元,与智能切换单元相耦接,用于检测所述光时域反射分析仪表的是否能够测试短光纤的长度;
所述盲区检测单元,与智能切换单元相耦接,用于检测所述光时域反射分析仪表的事件盲区和衰减盲区;
所述衰减检测单元,与智能切换单元相耦接,用于检测所述光时域反射分析仪表的光纤链路衰减的准确性;
所述动态范围检测单元,与智能切换单元相耦接,用于检测所述光时域反射分析仪表的动态范围;
所述智能切换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开路检测单元、短光纤检测单元、盲区检测单元、衰减检测单元和动态范围检测单元相耦接,用于对开路检测单元、短光纤检测单元、盲区检测单元、衰减检测单元、动态范围检测单元进行切换;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智能切换单元和显示单元相耦接,用于对智能切换单元发送检测信号和控制显示单元显示检测结果;
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耦接,用于显示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光时域反射分析仪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光纤检测单元,进一步包括:2根5m的光纤,其中一根光纤的一端与光时域反射分析仪表相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根光纤通过法兰盘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光时域反射分析仪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区检测单元,进一步包括:2根1km的光纤,其中一根光纤的一端与光时域反射分析仪表相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根光纤通过法兰盘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光时域反射分析仪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衰减检测单元,进一步包括:2根1km的光纤,其中一根光纤的一端与光时域反射分析仪表相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根光纤通过衰减器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光时域反射分析仪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范围检测单元,进一步包括:2根3km的光纤,其中一根光纤的一端与光时域反射分析仪表相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根光纤通过可调衰减器相连接。
6.一种检测光时域反射分析仪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控制单元对智能切换单元发出检测信号;
步骤2:智能切换单元接收所述控制单元发送的检测信号,对开路检测单元、短光纤检测单元、盲区检测单元、衰减检测单元、动态范围检测单元进行切换;
步骤3:开路检测单元、短光纤检测单元、盲区检测单元、衰减检测单元、动态范围检测单元对光时域反射分析仪表进行检测;
步骤4:显示单元对检测结果进行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光时域反射分析仪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智能切换单元切换至短光纤检测单元时,所述步骤3还包括:
使用2根5米的光纤,其中一根光纤的一端与光时域反射分析仪表相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根光纤通过法兰盘相连接,用所述光时域反射分析仪表对光纤的长度进行测试。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光时域反射分析仪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智能切换单元切换至盲区检测单元时,所述步骤3还包括:
使用2根1km的光纤,其中一根光纤的一端与光时域反射分析仪表相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根光纤通过法兰盘相连接,检测所述光时域反射分析仪表的事件盲区和衰减盲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光时域反射分析仪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智能切换单元切换至衰减检测单元时,所述步骤3还包括:
使用2根1km的光纤,其中一根光纤的一端与光时域反射分析仪表相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根光纤通过衰减器相连接,检测所述光时域反射分析仪表的光纤链路衰减的准确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光时域反射分析仪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智能切换单元切换至动态范围检测单元时,
使用2根3km的光纤,其中一根光纤的一端与光时域反射分析仪表相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根光纤通过可调衰减器相连接,检测所述光时域反射分析仪表的动态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奥普维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奥普维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904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